第136章 百姓如尘

“大人!冤枉啊大人!”隔壁牢房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扑到栅栏前,声嘶力竭,“小老儿只是在茶楼说了段隋炀帝下江南的老书,何曾污蔑过神尊半句?”

“小的也冤枉啊!”斜对面一个衣衫褴褛的汉子也哭嚎起来,“小的就在酒肆里哼了几句家乡小调,就被抓了进来。”

衙役们早已麻木,棍棒敲打着栅栏,粗野地呵斥着:“嚎什么嚎!进了这阎王殿,还想囫囵个出去?省省力气吧!再嚎,皮鞭伺候。”

隔壁一面容愁苦,穿着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的书生,隔着粗大的木栅栏缝隙,努力地朝王柘这边张望。

“王大人?您怎么……”他小心翼翼地开口,声音嘶哑,“您……您也是因为那民谣进来的?”

王柘缓缓睁开眼,那双深邃的眸子里没有恐惧,只有一片沉郁的悲凉。

他看向书生,又扫过周围无数双或麻木、或惊恐、或充满恨意的眼睛,沉重地摇了摇头。

“非也。”他的声音不高,带着一种令人心静的力量,“王某入此囹圄,不过是挡了某些人的路,成了他人党同伐异的垫脚石罢了。妄议神尊,不过是欲加之罪!”

那书生闻言,眼里猛地燃起同病相怜的激愤,愤然拍打着身下的稻草。

“学生就说呢!像您这样好的官怎么……怎么也进来!”

“唉,学生那日不过在客栈讲了一段前朝的《包公案》,就被闯进来的差爷锁了,硬说学生编排故事影…影射神尊。天日昭昭!学生哪敢啊!”

他激动得语无伦次。

“我在城北四海茶楼说书,官府说我唱了不该唱的词儿。”另一间牢房立刻有人应和。

“我是在酒肆里听人哼了两句,多嘴问了问是啥,就被抓了!”

“狗官!他们抓不够数,胡乱塞人顶罪,拿我们的命去填他们的坑啊!”

“……”

七嘴八舌的控诉,汇聚成一片绝望的汪洋,每一个声音背后,都是一个小小平凡的人生。

他们不懂什么权谋什么党争,只知道天降横祸,只因几句飘在风里的闲言碎语,便坠入了这不见天日的深渊。

王柘静静地听着,胸中那股沉郁的悲凉几乎要将他淹没。

他看着这些衣衫褴褛,眼中只剩下恐惧和无助的百姓,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和荒谬感攫住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