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宦海沉浮,自以为通晓世情,此刻才知,在这煌煌天威与龌龊权谋之下,人命竟如此轻贱如草芥。
他沉重地长叹一声,“出不去了。”
王柘的声音低沉,却戳在每个人的心上,“顶了污蔑神尊的罪名,进了牢房便是死路一条。”
死一样的寂静,瞬间笼罩了整个牢狱。
仿佛过了许久,又仿佛只是一瞬。
“不——!”一个妇人凄厉的哭嚎猛地炸响,带着撕心裂肺的绝望。
“我冤枉啊!狗官!你们不得好死!放我出去!放我出去!我家里还有三个孩子啊!我的儿啊——!”
“冤枉啊!青天大老爷开恩啊!”
“娘!爹!救救我!我不想死啊!”
“……”
绝望的哭喊、疯狂的咒骂、徒劳的撞击声,如同海啸般再次席卷了牢房的每一个角落,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猛烈、都要凄惨。
那是卑微如尘之人发出的最后悲鸣,是对命运不公最无力的控诉。
济南城的腥风血雨,只是这场“禁谣”风暴的一个缩影。
圣旨如同最锋利的刀,被握在了最懂得如何用刀杀人的人手中,它早已偏离了崇祯帝安抚神尊的初衷,更与肃清流言毫不相干。
那些人娴熟地操纵着朝廷的律法,利用皇帝的怒火,将这场风暴,巧妙地转化成了铲除异己、巩固自身权势的绝佳良机。
一场道场与士绅的角力,渐渐演变成了大明内部的党争,最终沦为权力倾轧的工具。
唯有那些被流放千里、推上刑场的罪囚,他们身后破碎的家庭,无辜者的血泪,正无声地浸透江南与山东的土地。
百姓的性命,成了这场棋局中最廉价也最沉重的祭品。
秋风肃杀,铃声呜咽,尽是未招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