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黑底金字的牌匾被郑重地送往周妙玉新迁的宅邸,上书“河山之德”四个大字。
与此同时,道场麾下各州县的公告栏上,都贴出了表彰周妙玉捐资助赈的文书。一时间,无论是市井街巷还是乡野村落,都知晓了三原县有位深明大义的周娘子,慷慨解囊,支持道场救灾安民。
与之前清静的氛围不同,自周妙玉搬出后,周家老宅反倒热闹起来。
二房、三房、五房……各支的叔伯爷辈纷纷搬回,俨然将此处当成了自个家。
厅堂内,年仅十三四岁的周瑾彦被众人簇拥着坐在上首主位,面色却带着几分局促与不安。
下首,几位叔爷辈的掌事人正吵得面红耳赤。
“养不熟的白眼狼!竟敢擅自将祖产捐出去大半,那是我们周家几代人的心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捶胸顿足,满脸愤恨。
一个中年男子接口,语气阴狠:“当初就该早些动手,也不至于让她如今翅膀硬了,反咬一口,酿成此等祸事!”
“现在说这些有何用?”另一人无奈道,“道场这意思,摆明了是要给她撑腰。如今谁还敢动她?”
“与其骂那白眼狼,不如想想剩下商铺怎么经营?”一眼皮耷拉的老叔公转移了话题。
“是啊!现在不少人手都被带走了,铺里也没剩几个好手!”
“三叔公怎么说?”
“依我看啊……”
几人骂完周妙玉,话题又转到留下的那些商铺管理权上。
周妙玉带走了部分得力伙计和管事,商铺运转急需人手。
派谁的人去,利益如何分配,几人寸步不让,争得不可开交。
“三叔、二爷爷……”
坐在上位的周瑾彦几次想开口,声音却被淹没在争吵声中。
他看着眼前这群只顾争权夺利的长辈,脸色越来越难看,眼中闪过的不悦与懊恼。
冬月天寒,各地救灾的队伍已陆续返回驻地,派往世界各地的灵兽侦查队也带回了大量情报。
神殿所在的瑶光楼,情报司众人加班加点的整理汇总相关信息。
“欧罗巴遭特大风暴袭击,沿海低地淹没甚广,教会宣称此为‘上帝之怒’,民众恐慌……”
“倭国江户地震频发,富士山有烟柱冲天,幕府统治不稳,各地大名似有异动……”
“南洋诸岛海啸过后,瘟疫横行,土着部落冲突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