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陆野带着全家晒伏。竹匾、藤椅、旧书摊了一院子,连麦芒的小肚兜都挂了起来。
“奶奶,为什么要晒伏?”暖宝踮脚挂自己的小裙子,“太阳这么大,衣服会晒坏吗?”
“傻孩子,”陆奶奶抖开床单,“小暑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晒伏能杀菌防蛀。你太姥姥以前晒伏,会把冬天的棉衣、被褥都拿出来,说‘晒透了,冬天没潮气’。”
陆野翻出本旧相册:“这是你太姥姥的嫁妆箱,晒一晒,照片才不会发霉。”他指着泛黄的照片,“你看,你太姥姥结婚时,穿的也是红棉袄。”
暖宝趴在竹匾边,看阳光在书页上跳跃:“奶奶,我的童话书也要晒!”
“好,”陆奶奶递来鸡毛掸子,“把书角翻开,晒得匀些。”
麦芒也学着晒肚兜:“晒......晒!”
“弟弟的小肚兜,晒完香香的!”暖宝捏着他的小手,拍掉上面的灰。
驱蚊·雅趣
傍晚,蚊虫渐多。陆奶奶煮了锅艾草水:“小暑蚊虫多,用艾草煮水擦身,能驱蚊止痒。”她舀起一碗,“你太姥姥以前夏天,总在床头挂艾草束,说‘艾草香,蚊虫跑’。”
小主,
暖宝凑过去闻:“奶奶,好香!像粽子叶!”
“是呀,”陆奶奶笑,“艾草是‘天然驱蚊草’,比花露水还管用。”
院门口,王阿婆拎着薄荷过来:“野子,我家薄荷结籽了,给你一把!”她递过小布包,“泡薄荷茶,夏天喝着凉快。”
陆野接过薄荷:“谢谢阿婆!我们暖宝最爱喝薄荷茶。”
暖宝泡了杯薄荷茶,吹着凉气:“奶奶,这茶苦苦的,但喝下去喉咙甜甜的!”
“那是薄荷的劲儿,”陆奶奶抿了口,“老辈人说‘小暑喝薄荷,一夏不犯困’。”
品藕·传承
夜渐深,月光洒在院子里。陆野煮了锅排骨藕汤,藕块粉糯,汤头清甜。
“奶奶,今天我学会了挖藕、磨藕粉、晒伏,”暖宝捧着汤碗,“小暑真有意思!”
“是呀,”陆奶奶擦了擦嘴,“小暑是夏天的转折点,热得更狠了,但好吃的也更多了。你太姥姥说过,‘小暑的藕,润了夏的燥’。”
陆野在笔记里写道:
小暑的藕,润了夏的燥。
不是普通的根茎,是夏日的清甜;
不是简单的晾晒,是对生活的讲究;
不是一个人的忙碌,是一家人的协作,
是把夏天的炎热,
酿成生活的回甘。
时光会走,
但节气的温度,
永远在藕粉的滑嫩里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