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小暑的藕,润了夏的燥

在晒伏的阳光中跳跃,

在每一次驱蚊的艾草香里,

告诉我们——

小暑虽热,

心有清凉,

最暖的家,

最真的传承,

都在这一挖一磨、一晒一煮间。

晨光·新章

小暑次日,暖宝早起帮奶奶削藕。“奶奶,今天我们还要做藕粉吗?”

“要的,”陆奶奶递来藕,“小暑吃藕,一年不燥。这个习惯要保持。”

麦芒摇摇晃晃过来,指着藕:“藕......粉!”

“弟弟也想喝藕粉!暖宝捏着他的手,等煮好了,我们一起喝!

田园·追忆

周末,陆野带着全家回乡下老家。太姥姥的老藕塘边,芦苇长得更茂盛了。陆奶奶蹲在塘边:“你太姥姥以前小暑,总要在这塘边坐半天,说‘听藕长,夏不慌’。”

暖宝学着奶奶的样子,摸了摸塘里的泥:“奶奶,藕在泥里长,一定很开心!”

陆奶奶笑,我们暖宝懂藕,也懂夏天。

塘里的蛙鸣此起彼伏,像是为小暑的热烈伴唱。

成长·惊喜

傍晚,暖宝神秘兮兮地拉陆野进屋:“爸爸,你看我做的!”

桌上摆着她磨的藕粉,虽然有些粗糙,但白得发亮。“我磨了藕粉!”她得意地扬起脸,“奶奶说可以冲给我喝!”

超棒!陆野竖起大拇指,我们暖宝是藕粉小师傅!

麦芒也凑过来,指着藕粉:“粉......甜!”

“弟弟也想喝!”暖宝舀了勺藕粉,“等凉了,我们一起喝!”

陆野望着兄妹俩,忽然懂了:所谓传承,就是在小暑的燥热里,在藕粉的清甜中,让孩子亲手触摸自然的馈赠,亲自延续传统的温度。挖藕的泥香、晒伏的阳光、驱蚊的艾草,都是家最生动的文化密码。

他在笔记最后添了一句:

小暑的藕,

润了夏的燥,

也润了,

世世代代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