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他深吸一口气,竟用上了松阳派的“清音功”;
声音陡然拔高,带着穿透性的力量响彻全场:
“诸位争论不休,却忘了一个最关键的人,陈道友!”
这声大喝如同惊雷,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众人纷纷转头看向陈明,连正在低声讨论的人也停了下来。
郝文月目光灼灼地盯着陈明,嘴角勾起一抹挑衅的弧度:
“陈道友被称为‘书痴’,博学之名传遍学塾,又能以筑基中期主持如此盛会;
想必对‘道’与‘德’的理解远超我等,何不谈谈你的见解?也好让我等开开眼界!”
他这话看似推崇,实则暗藏机锋,若是陈明说不出新意,便坐实了“浪得虚名”;
若是说得稍有偏颇,便会成为众矢之的。
现场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陈明身上;
有期待,有好奇,也有几分看热闹的意味。
牛新年冷哼一声,却没有开口,他也想看看;
这个能打败马坤的“书痴”,究竟有何真才实学。
陈明迎着众人的目光,神色平静,心中却暗自了然:
郝文月这是想将他推到风口浪尖,借众人之口打压自己。
他微微一笑,缓步走到场中,环视一周,朗声道:
“郝道友谬赞了,今日听了诸位高论,心中确有几分浅见,愿与大家分享。”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起来:“方才诸位谈及道是虚无、是规律、是本心;
谈及德是践行、是禀赋、是善恶,所言皆有道理。
但在陈某看来,道与德,本就不是一成不变的死物。”
“哦?”高维新眼中闪过一丝兴趣,“愿闻其详。”
“就像水。”陈明伸出手,指尖凝聚起一滴清水,“世人皆说水往低处流,是道。
可在山中,水可穿石;在空中,水可成云;在壶中,水可随器成形。究竟哪个才是水的道?”
他将水滴抛向空中,水滴化作云雾散开:“水无常形,道亦无常体。
典籍中的阐释,前辈的感悟,都只是‘指向月亮的手指’,而非月亮本身。”
“那德呢?”有人追问。
“德是映照道的镜子。”陈明笑道,“水滋养万物,是德;水泛滥成灾,亦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