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暗潮涌动

在一个需要特定密钥和物理令牌才能访问的、极其罕见的加密聊天频道内,对话更加简洁和隐晦。

用户A(声音经过处理):“东边的损失评估完毕。‘场地’和‘演员’损失,属于可接受范围。‘票房’(指资金)未受直接影响。”

用户B(同样处理过的声音):“‘管理员’的反应速度和力度超出预期。之前的‘合作方’(指赵哲及落网团队)可靠性存疑。需要寻找新的、更干净的‘合作伙伴’。”

用户A:“‘游戏’的本质不变,但形式和规则需要调整。暂时避开‘大型主题乐园’模式,考虑更小型、更私密的‘会员制俱乐部’。”

用户B:“技术团队已经在着手搭建新的‘舞台’。资金通道会启用备用方案,更加分散。挑选‘新演员’的标准需要提高,背景要更干净,反侦察意识要更强。”

用户A:“静默期。等待风头过去。‘娱乐’的需求永远存在,我们只需耐心提供更安全的‘服务’。”

对话结束,频道记录被自动加密覆盖并彻底删除。

这些真正的组织者和金主,如同深海中的巨兽,在遭受了一次轻微的扰动后,只是稍稍调整了姿态,便再次隐入无尽的黑暗之中,等待着下一次浮出水面的时机。

网络的深渊之下,暗流依旧在涌动。

而在国际刑警组织庞大的金融犯罪数据库深处,一条看似普通的协查通报静静地存储在服务器中。

这份通报关联着一个活跃于多国的、利用加密货币和空壳公司洗钱的复杂网络。

该网络拥有众多层级和下线成员,其活动数据如同蛛网般散布在全球各地的交易记录和IP登录信息中。

与此同时,在江海市警方封存的“暗网猎人”案电子证据库里,保存着从嫌疑人赵哲(阿哲)电子设备中恢复的所有网络活动日志。

其中包含了一次他使用高级匿名工具登录的境外IP地址记录,时间点远在案件爆发之前。

这两个独立的数据集,分别存在于不同司法管辖区的不同服务器内,目前尚未被任何人工分析进行交叉比对。

然而,如果存在一个拥有足够权限和算力的全局数据分析系统,它或许能发现,那个洗钱网络某个未被重视的下线成员,在一次非核心操作中使用的跳板IP地址,与赵哲那次偶然的境外登录IP,在物理位置上指向了同一个城市,甚至是同一个街区的网络服务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