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再是医疗区里那种无声的、基于职责的守护,而是一种在并肩“战斗”的背景下,更加直白、更具冲击力、也更贴近个人的宣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将宋墨涵安全送出模拟场,确认她并无大碍后,顾锦城并未停留,甚至没有多余的眼神交流,转身再次投入对训练的指挥中,恢复了他一贯的冷峻模样。但方才那一刻,指挥官亲自进入高重力危险区域,只为扶稳他们的医疗官的画面,已深深印刻在所有目睹者的心中,成为了一个不胫而走的、充满遐想空间的故事。
回到医疗区,宋墨涵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她打开个人终端,指尖还残留着模拟场内金属障碍物的冰冷触感,以及……他手臂传来的温热。她甩甩头,试图驱散这些杂念,准备记录训练监护报告。然而,就在此时,终端提示收到了一份新的加密文件。发件人并非顾锦城,也不是基地常规指挥系统,而是基地科学理事会下属的、一个平时并不起眼的部门——生物能量研究分部。标题是——《关于“探路者七号”遗迹未知能量残留与近期特殊生物谐波关联性的补充数据请求函》。
函件措辞官方而礼貌,引用了多项数据共享条例,但核心要求非常明确:请求宋墨涵提供李铭体内采集到的孢子能量谐波的全部原始数据、能量衰减曲线,以及她个人在分析和抑制能量扩散过程中的所有研究笔记与分析思路。理由是“用于更广泛的交叉比对研究与建立模型,以加速对能量源头的定位与理解,服务于理事会更高层面的科研决策”。
宋墨涵敏锐地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这份请求,绕过了项目的直接军事负责人顾锦城,也绕过了医疗区的行政管理层,直接发到了她这个具体技术执行人员这里。这不符合常规的科研协作流程,更像是一种有针对性的、试图从侧面获取关键数据的试探。她立刻想起顾锦城在信息里提到的“能量衰减模式与‘探路者七号’遗迹关联性存疑”,以及他之前提升安全等级的命令。这封请求函,仿佛是对那些警告的一个即时印证。
她没有丝毫犹豫,也完全没有被所谓“理事会更高层面”的名头所震慑,直接将这份请求函的全文转发给了顾锦城,并附言:“指挥官,收到科学理事会生物能量研究分部直接数据请求,涉及李铭案例核心数据。是否按规程处理?”
几乎是在信息显示“已送达”的瞬间,顾锦城的回复就到了。没有任何延迟,只有两个字,却带着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力度:
“驳回。”
紧接着,又一条信息传来,内容更加强硬和清晰:“即日起,所有外部机构(包括基地内部非直接管辖部门)关于此项目的任何数据请求,无论级别,一律按此处理。未经我明确授权,不得提供任何信息。你,只需对我负责。”
看着屏幕上那简短的文字,宋墨涵深深吸了一口气,胸腔中翻涌的情绪逐渐沉淀为一种坚定的认知。她明白,围绕李铭事件和那神秘孢子的平静表面之下,各方势力的暗流正在加剧涌动。科学理事会的介入,可能代表着另一种性质的关注和压力。而顾锦城,正用他独有的、强硬而直接的方式,为她,也为他们共同守护的秘密与安全,构筑起一道越来越坚固的防线,将她牢牢地护在了他的羽翼之下。
她关闭终端,望向强化玻璃后隔离舱内依旧昏睡的李铭,眼神重新变得清澈而坚定。无论前方是来自未知生物的威胁,还是来自人类内部的无形压力与觊觎,她都不会退缩。因为,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的身后,是那座沉默却无比可靠、愿意为她抵挡一切风雨的磐石。而她的存在,她的知识与坚韧,或许也正是为了让他这座过于坚硬、习惯于独自承受一切的磐石,感受到一丝人性的暖光与并肩而行的力量。
星火与磐石,在充满挑战与未知的征途上,彼此需要,彼此照亮,共同面对前方的一切迷雾与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