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性子急,忍不住嚷嚷:“子宁先生,你可得好快些!那青州黄巾三十万贼众压过来了,俺们正没个主意呢!”
周晏微微颔首,缓了口气,才慢慢说道:“将军,诸位,情势……晏已知晓。黄巾势大,如洪水决堤,硬挡……恐非上策。”他每说几句,便需停顿喘息,显然极为吃力。
曹操将案几上温着的清水递到他唇边,让他啜饮几口,沉声道:“子宁有何见解,但说无妨。”
周晏闭目凝神片刻,似乎在积聚力气,然后重新睁开眼,目光扫过在场众人,缓缓伸出三根手指:
“其一,曰‘借势’。刘岱既亡,兖州无主,将军乃奋武将军,于情于理,皆有安定地方之责。当立即遣使,持重礼与恳切言辞,联络鲍信、张邈,尤其是鲍信,其素与将军友善,手握重兵,可结为坚实盟友。共推将军为兖州牧,或至少取得其默认,使我军行动名正言顺,整合兖州力量共抗黄巾。此乃……借大势,定名分。”
荀彧眼中一亮,微微颔首。此举若能成,曹操的势力范围将从陈留一郡,扩展至整个兖州,乃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其二,曰‘固本’。黄巾主力在西,我军根基在东。当立即加强甄城、范县、东阿等东部要邑防务,迁移百姓,囤积粮草,深沟高垒。命一沉稳大将驻守,确保我军退路无忧,根基不失。同时,陈留大本营亦需严加戒备,防宵小趁机作乱。”
曹仁闻言,立刻拱手:“末将愿担此任,必保东部防线无虞!”曹操赞赏地看了他一眼,点头应允。
“其三,曰‘击惰’。黄巾人多,粮草补给必是其致命弱点。其部伍混杂,胜则争进,败则溃散。将军可亲率精锐,不与贼硬拼,专挑其分散就食、纪律松懈之部击之。以元让、妙才将军之勇,子和(曹纯)之虎豹骑之锐,不断袭扰,积小胜为大胜,挫其锐气。待其师老兵疲,粮尽内乱,再与鲍信等联军,寻其主力决战,可一战而定。”
这套策略,清晰地将“联合盟友”、“稳固根基”、“灵活歼敌”三步融为一体,既有战略高度,又具可操作性。程昱冷峻的脸上也露出深思之色,补充道:“还可散布流言,离间其各部渠帅,加速其内耗。”
周晏说完,已是气喘吁吁,额上渗出细密冷汗,显是耗费了大量心神。他靠在软枕上,轻声总结:“黄巾虽众,乃乌合之众,其势难久。将军……稳住阵脚,步步为营,假以时日,非但此危可解,或可……因祸得福,尽收兖州之地,以为王业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