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离观星站的庇护,重返浩瀚星海,一种与之前截然不同的孤寂感笼罩着两艘飞船。“虚无边缘”星域并非如其名般完全是空无一物的虚空,但这里的物质密度极低,星辰稀疏,光芒黯淡,仿佛宇宙在这里耗尽了创造力,只留下大片大片的、令人不安的留白。
背景辐射读数异常低迷,常规的星际尘埃和气体云在这里也稀薄得难以探测。空间本身给人一种“陈旧”和“脆弱”的感觉,仿佛轻轻一碰就会碎裂。导航系统在这里变得不可靠,常规的星图参照物大量消失,他们更多地依赖先驱者坐标本身的引力微澜和星忆水晶那冥冥中的指引进行航向校正。
“这里的感觉……比回声深渊更糟糕。”莉娜看着传感器上传回的、近乎一片空白的数据屏幕,声音有些发紧,“深渊至少还有‘声音’,这里……好像连空间本身都死去了。”
陈默点头表示同意,他正在全力维持飞船的稳定:“空间结构很不稳定,有微弱的、随机的引力涟漪,像是……平静湖面下的暗流。引擎输出必须保持精确,任何剧烈的动作都可能引发局部空间褶皱。”
银辉感受着意识深处那个先驱者印记的状态。进入这片星域后,印记变得异常安静,不再有梦境或直觉的溢出,仿佛进入了蛰伏状态,又像是在……谨慎地感知着外界。这种沉默反而让他更加警惕。
“林歌号,保持紧密队形,提高对非常规空间波动的监测频率。”银辉下达指令。
“明白。”艾拉回应,她的声音透过通讯频道传来,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我们的生物传感器检测到环境中的‘生命信息背景辐射’几乎为零。这片区域,在极其漫长的岁月里,可能都没有孕育过任何形式的生命。”
航行在死寂中持续了数日。除了偶尔需要规避一片突然出现的、几乎不可见的空间裂缝群外,他们没有遇到任何危险,但这种绝对的“无”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压力。船员们不得不轮流进入短时间的休眠舱,以对抗这种环境带来的精神麻木感。
然而,这种死寂并非永恒。在某次常规扫描中,陈默突然发现了一个极其微弱的、有规律的能量脉冲信号。信号源非常遥远,且断断续续,但其编码模式却带着一种人工造物的特征。
“不是自然现象。”陈默立刻来了精神,将信号放大分析,“脉冲间隔有数学规律,虽然很古老、很简陋……这像是一种……灯塔信号?或者是……求救信标?”
“能解析内容吗?”银辉问道。
“信号太弱,干扰严重。只能勉强识别出几个重复的基础数学常数和物理常数符号,似乎是某种宇宙通用的‘我在这里’的标识。没有具体信息。”陈默尝试着,“源方向……与我们前往先驱者坐标的路径存在一个夹角,但不算太偏离。”
一个在“虚无边缘”深处出现的、古老的人工信号?这立刻引起了所有人的兴趣。是另一个失落的文明遗迹?还是某个更早的探险者留下的标记?
“会不会是陷阱?”雷恩保持着战斗人员的警觉,“‘剧院’最喜欢玩这种把戏。”
“不排除这个可能。”银辉沉吟道,“但信号特征非常古老,与‘剧院’的风格差异很大。而且,在这片几乎被遗忘的星域,任何线索都可能至关重要。艾拉,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