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时弼也附和道:“曹大人说得极是,大人一路风尘,今日当先饮一杯水酒,养足精神,过些日子再运筹帷幄也不迟。”
“好,诸位今日盛情招待,本官也不能扫了兴,那就过几日再说。”陆子扬微微一笑,并大有深意的看了樊若水一眼,点头应了下来。
樊若水脸色一紧,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
后面虽有人调节气氛,众人各怀心事,杯盏交错间少了几分酣畅,宴席终是草草散了。
陆子扬回到州衙后院,推开房门,见房间已经打扫的一尘不染,床上已经叠好崭新的被褥,顿时感觉一阵困意袭来。
正打算好好的睡一觉,自己的护卫队长徐靖晟来到门外禀报:“大人,樊通判说有要事禀报,现已在前衙客厅等候。”
陆子扬此行,赵匡胤特从禁军中抽调十余名精锐随行护卫,皆是百里挑一的骁勇之士,由徐靖晟统领,此人出身殿前司,武艺甚是出众。
陆子扬精神一震,在酒宴上两次暗示看来他还是醒悟过来了,就是不知道此人陷得有多深。
原来一个月前,和州竟然因为土地问题差点激起了民变,虽然被巡检司秘密的镇压下去,但还是走漏了风声,被巡按御史上报了朝廷。
和州刚归附不久,竟然出了这样的事,这不是啪啪打大宋王朝的脸吗?朝廷震怒,赵匡胤下旨彻查,于是原来的和州通判及相关人等被押解入京,赵匡胤念及樊若水献计有过大功,贬为通判,留后观察。
赵匡胤把陆子扬调来和州,给自己儿子捞功绩是真,彻底整治和州官场也是真。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很快就要开始了,如果又发生这样的问题,百姓的生存都将很难得以保证。
来到客厅,樊若水见陆子扬掀帘而入,忙不迭地迎上来,神情恭敬中带着些忐忑行礼道:“陆大人,下官有罪……”
陆子扬抬手打断他,微笑道:“樊通判,你我也算是故交,我对你的为人还是了解的,你还做不出欺压百姓的事,你知道官家是怎么评价你的吗?”
看着他期待的眼神,陆子扬半真半假的说道:“官家曾亲口赞你‘沉稳有识,通达权变’,说你在唐国旧臣中,是少有的‘可托大事之人’。还说,若非你献上江防图,采石矶一战,未必能如此顺利。”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官家念你旧功,更信你本性不坏,这才特旨留你在和州,不是为贬斥,而是要你将功补过,重拾清名。”
樊若水听得眼眶微红,声音哽咽:“下官……下官万死难报君恩!”
见他真情流露不似作假,陆子扬微微松了口气,看来此人倒是可以当做打开局面的一个突破口,不过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