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背上的字会发烫

他不会说话,也听不见,只是从怀里掏出手机,上面打着一行字给大牛看。

他用粗糙的手指,笨拙地打出:“我替她疼。我要让别人看见她说过的话。”

嗡鸣的纹身枪启动,针尖刺破皮肤,像一根根微小的笔,用血和墨,将那些本该消散的文字,重新刻写回人的世界上。

与此同时,陈默的房间里,只有键盘敲击声在黑暗中回响。

他开发的“语义变形器1.e”在上次的对抗中已经失效,审查系统升级得比病毒还快。

但此刻,他屏幕上显示的是“语义变形器2.0”。

它不再是简单的同义词替换,而是基于深度学习的语境重构。

他将郑主编默写出的完整悼文复制进去,按下执行键。

代码飞速滚动,几秒钟后,一篇全新的文章生成。

标题变成了《一位普通农妇的平凡一生》。

文中所有尖锐的控诉和具体的事件都被模糊化、抒情化,变成了一个勤劳、善良、热爱土地、默默奉献的农村妇女形象。

它完美地剔除了所有“危险”,只留下了“正确”的骨架。

陈默深吸一口气,做出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

他没有将文章发在任何社交平台,而是侵入了一个几乎被人遗忘的后台——县政府官网的“政务宣传投稿系统”。

他将这篇《一位普通农-农妇的平凡一生》上传了上去。

第二天,奇迹发生了。

这篇文章竟然通过了层层审核,被刊登在了官网首页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县文明风采”专栏里。

赵子轩第一时间发现了它。

他截图,转发,配上了一段文字:“感谢政府认可王姨的一生。虽然你们改了她的名字,删掉了她抗争的细节,抹去了她死亡的真相,但承认她作为一个‘人’存在过,总比让她彻底消失要好。”

这条动态像一颗投入深水的炸弹,在有限的圈子里激起无声的巨浪。

而林枫的计划,像一张网,正向着更意想不到的角落铺开。

他联系了县里的特殊教育学校,那里的孩子大多是视障者。

张野以“志愿者哥哥”的身份,带着盲文板和铁笔走进了教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今天我们来做个语文练习。”他对孩子们说,“我读一段,你们把它刻在盲文板上。”

孩子们不知道自己刻下的内容是什么,那些由凸点组成的方块字,对他们而言只是一次新奇的练习。

教室里只听得见铁笔在塑料板上“咔哒、咔哒”的轻响,像一场安静的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