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谁家的孩子不值钱?

屏幕上,无数数据流疯狂闪动,模拟出一个孩子从小学到大学,再到就业的完整生命轨迹。

十二个关键的人生场景被逐一量化,呈现出令人心惊肉跳的连锁反应。

结果触目惊心。

升学场景:因母亲信用分降低,其子在三次小升初、初升高的重点班摇号中,权重被自动下调15%。

系统计算,他因此平均失去3.7次进入重点班的机会。

奖学金评定:两次省级、三次市级奖学金申请,因“家庭信用背景”一栏不达标,在初审阶段就被刷下。

平均失去2.1次奖学金资格。

社会实践与竞赛:报名参加省级科技创新大赛,被学校以“综合素质评估”为由劝退。

报考公务员、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高稳定性”岗位,在政审环节被标注为“家庭存在潜在风险”,直接失去1.8次报考资格。

医保报销:在模拟的一次大病场景中,因家庭信用等级位于“次优级”,其能享受到的某些补充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比“优秀级”家庭低了8个百分点。

数据如同一张密不透风的蛛网,将一个孩子未来所有的可能性死死缠住,只因为母亲一次微不足道的善举。

林枫盯着屏幕上那刺眼的“-3.7次”、“-2.1次”、“-1.8次”,脸上的肌肉抽动了一下,忽然,他低低地笑出声来。

小主,

那笑声里没有半分喜悦,充满了无尽的荒谬与悲凉。

“原来是这样。”他轻声说,像是在对自己耳语,“原来好人真的不能当。当了,就得全家一起跟着倒霉。”

赵子轩那边也传来了消息。

他借用一个朋友的身份,伪装成学生家长,成功混进了青云中学一年一度的“家校共建会”。

会议厅里,正播放着精心制作的宣传片——《信用家庭,幸福之本》。

画面上,一群穿着整洁校服的孩子,举着“我家信用满分”、“争做信用小标兵”的牌子,笑容灿烂地跳着舞。

会议间隙,赵子轩借口咨询孩子学习问题,与一位看起来颇有资历的班主任攀谈起来。

几句恭维的话下去,那老师便放松了警惕,压低声音透露:“我们班去年就转走了三个‘低信生’,没办法,校长亲自找家长谈的话,说放在班里‘避免影响整体评估’。都是些挺聪明的孩子,可惜了。”

赵子轩心头一凛,不动声色地将话题引向了竞赛。

果然,老师叹了口气:“说起这个就来气,我们班那个小宇,数学天赋特别好,我想给他报市里的奥数竞赛。结果报到教导处,主任直接把名单打回来了。”

就在这时,教导主任恰好从旁经过,拍了拍那位老师的肩膀。

赵子轩立刻低下头,假装看手机,同时悄悄按下了录音键。

他清晰地录下了教导主任对那位老师说的话:“老李,跟你说了多少次,那个小宇的事就别再提了。别给他报名参加什么数学竞赛,你想想,万一他拿了奖,媒体一来采访,发现他爸是因为‘非法集会’被降信的,这算什么?算我们学校成功培养了一个高风险家庭的苗子?这责任你担还是我担?”

录音结束,赵子P轩的指尖冰凉。

当三路消息汇集到林枫这里时,整个团队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张野带回来的是血淋淋的现实,赵子轩带回来的是制度的无情执行,而林枫和陈默推演出的,是这套系统背后冰冷彻骨的数学逻辑。

“不能再等了。”林枫终于开口,打破了沉默,“我们不能只收集证据,必须让更多人看到这些被‘筛掉’的孩子。他们不是数据,不是评估报告里的减分项,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转向陈默,“教育局的内网,有没有安全、不留痕迹的通道?”

陈默点头:“他们为了数据安全,设置了一个独立的灾备备份通道,物理隔离,但每十二小时会通过一个加密端口同步一次数据。我可以利用同步的瞬间,进行非破坏性访问,只读取,不修改。”

“好,把全县所有被标记为‘低信家庭子女’的学生名单提取出来,一共217名。进行脱敏处理,隐去真实姓名和学校,只保留年龄、性别和家庭被降信的原因。”林枫的目光转向赵子轩,“子轩,用最平实的语言,把这些孩子的故事串起来,写一篇长文,标题就叫——《被筛掉的孩子》。”

几个小时后,一份数千字的长文和一份包含217个匿名档案的名单出现在电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