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野和那里能有什么联系?
他立刻在网上搜索这个机构,一条不起眼的新闻链接弹了出来——青州盲文图书馆,赫然是市里那个他们曾经极力反对的“青年社区治理创新项目”的官方合作单位之一。
线索瞬间串联了起来。
张野是在用这种方式,将最重要的东西,藏在了敌人眼皮子底下。
赵子轩立刻拨通了小雨的电话,语速极快地说明了情况:“小雨,需要你帮个忙。以‘残障读者代表’的身份,去盲文图书馆申请调阅一批指定捐赠的书,就说是为了评估社区项目的实际成果。收件人是图书馆代收,但书是寄给‘我们’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即传来小雨清晰而坚定的声音:“地址和书单发我。”
一个小时后,赵子-轩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小雨发来的消息,只有一句话:“书到了,但没人敢拆。”
书到了,但没人敢拆。赵子轩将这句话转发给了林枫。
404寝室里,林枫盯着手机屏幕上这短短的八个字,良久。
窗帘上的倒计时“6”像一只嘲弄的眼睛。
他能想象到那个场景:几本崭新的书被摆在桌上,周围是图书馆工作人员警惕和怀疑的目光,而小雨和她的朋友们,则被无形的墙隔在另一边。
书就在那里,却像被封印了一样,无法触碰。
“那就让它们自己开口。”林枫低声说道,
他和赵子轩几乎是不眠不休,用了一整夜的时间,设计出一个代号为“书启”的疯狂计划。
陈默的技术成了这个计划最关键的一环。
他们要利用陈默改装过的大功率投影设备,在图书馆闭馆后的深夜,向其巨大的外墙上投射一段精心设计的动态解码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不是普通的图案。
图像的核心是由盲文的点阵和几个动作怪异的“顺拐小人”剪影交织而成。
这并非胡乱涂鸦,而是一组复杂的操作指引。
真正的钥匙,则被林枫用音频隐写术,藏进了《夜航船》最新一期节目背景音乐的次声波频段里。
那段频率极低,人耳无法察觉,只有通过特定的音频分析软件,才能将其从正常的音乐中剥离出来,还原成一组数据。
黎明前,加密的音频文件和小雨手机里的分析软件完成了远程对接。
当小雨将手机对准图书馆外墙时,奇迹发生了。
投影的动态解码图在软件的识别下,开始与音频数据共振,手机屏幕上浮现出一行行被破译的指令。
“对照馆藏系统,检索捐赠批号……”
“定位C区3架7排……”
“目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小雨的心跳漏了一拍。
她立刻在图书馆的公共检索系统里输入书名。
当看到那本书的馆藏编号与手机屏幕上破译出的结果完全一致时
她深吸一口气,坐着轮椅,独自滑向那个书架。
在管理员狐疑的注视下,她用指尖拂过冰冷的书脊,最终停在了那本海伦·凯勒的自传上。
抽出书的瞬间,她感觉到指尖传来一丝微弱的异常触感。
她没有声张,平静地办理了借阅手续。
在回家的路上,她将书紧紧抱在怀里。
她能清晰地感觉到,书脊的夹层中,有什么东西正在微微发热。
那是一枚比指甲盖还小的芯片,像一颗蛰伏的心脏。
当晚,在市中心一座写字楼的地下车库里,空气阴冷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