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得那句话,那是赵子轩大一时熬了好几个通宵,写在一本笔记本上的几百句情话之一,只为了追到小薇。
如今,这句滚烫的真情,竟被她当作反面教材,陈列在手术台上,被冷静地肢解。
当晚,赵子轩收到了林枫发来的照片。
他盯着屏幕上那行被改造得面目全非的句子,久久没有说话。
房间里一片死寂,只有电脑主机风扇在徒劳地嗡鸣。
良久,他从床底拖出一个尘封的箱子,翻出了那本封面已经泛黄的笔记本。
一夜未眠。
第二天,赵子轩的反击开始了。
他把自己关在宿舍里,将笔记本里那些曾经炽热的句子,逐条改写成了充满尖锐反讽的短诗。
他给这本诗集命名为——《爱的规训》。
“我爱你,就像关键绩效指标热爱月末的打卡。”
“我的思念,是一项可向系统申报的心理福利。”
“每一次拥抱前,请你务必填写《亲密接触行为备案表》。”
他用打印机将这些诗打印出来,裁成大小一致的小册子,然后潜入校图书馆。
他像一个幽灵,悄无声息地将这些薄薄的册子,一一塞进了每一本官方下发的《大学生安全情感表达手册》的书皮内页里。
小主,
次日,青州大学的匿名贴吧炸了锅。
一个帖子被顶上了热门,标题是:“卧槽!谁把《安全手册》给掉包了?”配图是一张照片,翻开的官方手册里,赫然躺着那首《爱的规训》。
下面跟帖无数:“翻开手册,里面全是控诉。”“这写的不是诗,是我的嘴替!”“我第一次发现,原来‘心碎’比‘进入情绪调节期’好听一万倍。”
赵子轩知道,这只是第一步。
他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一个能让更多被压抑的声音被听见的舞台。
他租下了一间早已废弃的艺术系教室,架好摄像头和电脑,开启了一场没有任何预告的直播。
直播间的名字很奇怪,叫“静音”。
他坐在镜头前,一言不发。
整个直播画面,是他身后的一面白墙,上面用投影仪实时滚动着观众通过后台发送的私信。
他将后台设置为匿名,承诺绝不记录任何用户信息。
开播的第一分钟,屏幕是空白的。
第五分钟,第一条私信小心翼翼地出现:“我讨厌我妈,但我每天都要对她说我爱她。”
仿佛一个阀门被打开,压抑的洪流瞬间决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