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团队扩张的烦恼

新学期那“放眼全国”的野望,如同在“灵犀”团队内部吹响了冲锋号,将所有人的肾上腺素瞬间拉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林见鹿那番站在礼堂台阶上的话,并非空泛的鼓舞,而是精准地指明了下一阶段残酷的现实——小作坊式的运作,已经无法支撑起一个旨在挑战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的操作系统梦想。

扩张,成了摆在眼前最紧迫、也最不容回避的课题。

首先发难的是陈默。他拿着一份密密麻麻、标注着各种紧缺岗位的技术人才需求清单,找到了林见鹿和赵昊,眉头拧成了疙瘩:

“内核优化、驱动开发、图形渲染、安全架构……至少还需要十五到二十名有经验的工程师,这还只是保守估计。”陈默的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光靠我们现在这些人,别说新功能开发,连维护现有V1.0版本、同时支持多个硬件平台适配都捉襟见肘。尤其是底层驱动和通信协议方面,北江本地几乎找不到符合要求的人。”

赵昊那边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他掰着手指头算账:“市场、渠道、商务拓展、开发者关系运营、社区管理……咱们现在基本上就是我和刘俊在硬扛,王浩李立他们还得兼顾技术测试。真要铺向全国,这点人手连水花都溅不起来。起码得再招十几号人,而且得有能独当一面的熟手。”

财务出身的王浩(他自学并逐渐承担了部分财务工作)也适时地递上了一份简单的报表,忧心忡忡地补充:“鹿哥,昊哥,按照这个招聘规模,就算只给行业平均薪资,加上社保公积金,每个月的人力成本支出就要翻好几番。这还没算办公场地、设备采购、差旅这些。咱们账上那点钱,加上深蓝的贷款,恐怕撑不了几个月。”

人才、资金,两座大山轰然压下。然而,比这两座山更直观、更让人头疼的,是**物理空间**的窘迫。

他们那间赖以起家、曾经觉得宽敞甚至有些空旷的工作室,此刻仿佛成了一个被不断充气、即将爆炸的罐头。

新购置的几台用于测试不同芯片平台的开发板和工作站,挤占了原本就有限的桌面空间,线缆纠缠如同盘丝洞。角落里堆积着等待测试的科峰手机和其他合作方送来的样机,几乎无处下脚。赵昊打印出来的厚厚一叠候选人简历和渠道资料,只能暂时堆在唯一的沙发上。陈默和技术组讨论架构时,经常因为白板空间不够而不得不擦掉之前的思路。

最夸张的是,当林见鹿、赵昊、陈默三人需要开个小会时,竟然找不到一个安静的角落,最后只能挤在堆放杂物的狭窄阳台,伴着窗外晾晒的衣物和楼下小贩的叫卖声,讨论着可能价值数亿的商业决策。

“不行了!老子受不了了!”一次,赵昊在试图从一堆资料底下抽出自己需要的文件未果后,终于爆发,抓狂地挠着头,“这地方转个身都怕碰掉东西!再来新人往哪儿塞?挂墙上吗?!”

王浩苦着脸附和:“是啊鹿哥,昨天面试一个市场总监候选人,人家一进来看到咱们这环境,眼神都不对了,虽然嘴上没说,但我感觉够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