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故友再访

风起荆南 逍遥剑仙 2156 字 14天前

鲍隆笑呵呵的上前安慰鲍老汉道:“堂伯父,莫要担心,为首之人除了鲍余仍有一名曰’翁长红’之无耻泼皮无赖。连同鲍余共计五人,此五人行拦路抢劫之事,已经可以算是山匪一流;我身为本郡军中管军校尉,缉拿盗匪之事虽不属于我份内职责,但遇见了也一样可以将其擒拿斩杀。我业已去过县衙,县令那边也嘱咐过了;剩下的事情就让县衙那边去上报,待我返回郡城之时再行向郡守大人汇报此事即可。”

“堂伯父,莫要担心廷钰兄弟。此时乃我领着廷钰兄弟一同前去缉拿盗匪,有功无过;况且廷钰兄弟这也算是协助官府一同缉拿盗匪,说不准我向郡守大人汇报后会赐下职务于廷钰兄弟。”鲍隆一脸笑嘻嘻的安慰着鲍老汉说道。

鲍老汉闻听此言,也没再好说什么了;但心中还是有些许担忧,毕竟他和林铤在这段时间的相处里也是已经把林铤当成自己家里人来看待了。虽然鲍隆说的是实情,鲍老汉心中的那些担多多少少还是散不去的。就在他们三人正说着去往县城发生的诸班事之时,站在院子大门处的诸葛均也听得个一清二楚,此时的诸葛均已经满头冷汗,双腿有些微微发颤。毕竟还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人,也是第一次离家出门游历;他也算运气好一路上走的是官道没遇上过拦路抢劫的劫匪,更不要说见过死人了。听到林铤和鲍隆去县城之中杀人,虽然被杀之人死有余辜;但是联想到自己方才死皮赖脸的缠着二人要一同回来鲍家村,对方估计也是强忍着脾气才带上自己的吧;有联系到他们二人杀完人还相约到酒肆饮酒畅谈到天明……………,要说诸葛均心里不怕那绝对是假的。

林铤和鲍隆正安慰鲍老汉时,林铤似有所感的想起好像忘了什么东西:“好像是不是忘了什么东西啊?嗯………………………?哦!对了,怎么把他给忘了!诸葛均这小子!刚才说到和隆哥去县城之中杀人之事,这小子才十三、四岁,按穿越前的后事来说妥妥的是一个孩子;想来应该也没经历过这类的事情,希望没把他给吓到。”

想到被众人遗忘的诸葛均,林铤边回头向院子大门处看去,鲍隆见林铤向院子大门处看去似乎想起什么般也转头向该处看去,鲍老汉见二人向院子大门处看去便也沿着二人视线之处向院子大门位置看了过去。

这不看还好,这一看林铤倒是给逗乐了。林铤看见诸葛均那满头冷汗直冒,脸色泛白,双腿有些微微发颤的站在院子门口处。见诸葛均这小子从刚才到现在始终没有往前迈一步,双腿宛若千钧之重般想抬又没抬起来;哪还不知道诸葛均这小子是实实在在的给杀人之事吓着了,也印证了林铤的猜想,诸葛均这小子没遇到过这类事情。

鲍隆见此一幕,那粗旷的声音此时立马笑了出来道“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这小子还是个雏儿!哈哈哈哈哈……………………!”

小主,

诸葛均此时被鲍隆那粗犷的大笑又吓得一个激灵,反而缓解了一次的害怕情绪;此时诸葛均的脸上颜色那叫一个红得啊,脸上表情那是又羞又臊的。毕竟林铤和鲍隆是去袭杀抢劫的贼人的,而且鲍隆又是郡中正儿八经的管军校尉自己在那儿瞎害怕。此时哪能不又羞又臊的?

觉得自己有些失礼的诸葛均连忙快步上见对着鲍老汉作揖见礼躬身拜道:“晚辈诸葛均,见过鲍老先生。晚辈乃是廷钰先生与鲍校尉之友人,冒昧一同前来鲍家村,失礼之处还望鲍老先生见谅。”

鲍老汉细细一看,观这诸葛均身着一袭罕见的白色袍服,头戴无梁平巾帻(无梁平巾帻,后部略高缩至头顶,南北通行,为文士常见头饰??),再观其身高莫约七尺有余,年岁看着不大,也就差不多就十三、十四岁的样子。又见其长得是面白如玉,唇红齿白,五官端正,仪表甚好;双耳略些微微垂肩,目若朗星,神态自若;举止沉稳,谈吐儒雅,风度出众,气质沉稳;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出身。

鲍老汉见此连忙站起身道:“贵人折煞小老儿了,小老儿因有伤在身无法向贵人见礼,还请贵人勿要怪罪。”

诸葛均闻言连忙再躬身行一礼道:“晚辈不是什么贵人,鲍老先生莫要折煞晚辈了。晚辈字世衡,鲍老先生称呼我为世衡就好。”

鲍老汉见此有点迷茫的看着诸葛均,又转头看向了林铤处;见林铤对他微微的点了点头,也就不再计较称呼了。随后便道:“我就一山野村夫也不太懂得你们读书人的称呼,要不我就叫你诸葛小子吧?我也是这么叫林小子的;你也别老先生长老先生短的,我也不是什么先生,你称呼我鲍老伯就好了。”

诸葛均见此也不好再说什么便一拱手道:“那就一切都依鲍老伯所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