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看见,马祖军士兵们像蚂蚁般忙碌,从早到晚,几乎未曾停歇。山坡上,起初还只是一些零星的坑洞,可不过短短数日,便已蔓延成网——一条条壕沟层层叠叠,有深有浅,有曲有直,彼此交错,构成了一道复杂而立体的防线。更有甚者,他们注意到,某些区域的地面似乎被重新填平,偶尔还有士兵钻入其中,再也不见出来。
“他们在干什么?”一名年轻的西班牙尉官低声问道,眉头紧皱,望远镜始终没有放下。
“挖洞。”旁边的中尉冷冷地回答,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解与轻蔑,“每天都在挖,从早到晚,除了挖洞,什么也不干。”
“可是……为什么要挖这么多洞?”另一人忍不住插话,他是个刚从欧洲调来的参谋,对亚洲殖民地的战事并不熟悉。“他们不上列队冲锋,就蹲在洞里?这能打仗?”
几位军官面面相觑,没人能给出确切答案。
“也许……是一种新的战术?”年长一些的指挥官沉吟片刻,试图合理化眼前所见,“或者是为了储存物资?但看那规模,不太像。”
“不管是什么,他们的人可不少。”另一名军官指着远处密密麻麻的身影,语气变得认真起来,“我保守估计,至少有三千人,甚至接近四千。这可不是小股部队,他们是有备而来。”
众人沉默。的确,人数不可小觑。马祖军的海军装备精良。
如今,他们第一次看见马祖军的海军陆战队,这些人似乎有着某种难以理解的“土木工程狂热”。
“他们到底想干什么?”那名年轻尉官再次问道,语气中透着困惑与不安。
“谁知道呢,或许是某种防御工事?也可能是……他们预感到我们会进攻,所以提前准备。”中尉摇了摇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不是在闲着。他们在做一件我们看不懂的事情,而且做得非常认真。”
军官们继续观察着,记录着。他们用铅笔在随身携带的地图与日志上勾勒出那片高地上的变化:壕沟的延伸方向、坑道的密集程度、可疑的地下区域、士兵的调动路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虽然他们依旧不明白,为何对方要放弃传统的开阔阵地与线列对射,转而一头扎进土地之中,疯狂挖掘;
“马尼拉的海港已经封禁,他们是想切断马尼拉和吕宋的联系!”
“假如他们不列队进攻,那么就是要彻底封锁马尼拉。我们的粮食,大约只能维持两个月不到的时间。”
“吕宋应该会增援我们,否则那个少将也不要做了!”
“要不要让菲律宾土人士兵冲一冲?”
“总督的意思很明确,等待援军,不要轻易交战。”
马尼拉总督府内弥漫着一股压抑的燥热。厚重的百叶窗缝隙间漏进几缕刺眼的阳光,在柚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总督马里亚诺·费尔南德斯·德·福尔格拉斯——这位以铁腕着称的殖民官员,正端坐在那张包着深红色皮革的办公桌后,眉头紧锁,指尖敲击着一份刚刚送来的军报。
港口处,炮声隆隆,可他知道西班牙的二十门港口重炮根本只是在远程吊射,毫无准头可言。
桌上摊开的文件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马尼拉城北高地的异常动向:四千余名马祖军士兵正在构筑防御工事,挖掘壕沟,甚至在地底铺设钢板掩体。情报还显示,他们的兵力仍在增加。
福尔格拉斯缓缓放下羽毛笔,深吸一口气,随后猛地拍案而起。
“传令下去!”他的声音低沉而严厉,回荡在空旷的总督府大厅里,“即刻颁布战时法令!”
几分钟后,副官匆匆赶来,笔尖已经准备好记录总督的每一道指令。
“第一,全城进入戒严状态。” 福尔格拉斯的声音不容置疑,“从今日起,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在街道上聚集,夜间实行宵禁,巡逻队必须加倍。”
“第二,粮食管控。” 他走到墙边的地图前,手指点在马尼拉城中心的粮仓位置,“所有粮食储备由军方统一调配,禁止私人囤积。粮商必须每日上报存粮,违者以叛乱罪论处。”
“第三,增援。” 福尔格拉斯的眼神变得锐利,“立刻派人从小道前往吕宋内陆,联系驻守在那里的西班牙军团,要求他们立刻抽调至少两个营的兵力,日夜兼程赶往马尼拉!”
副官低头记录,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福尔格拉斯则继续下令,声音压得更低,却更加紧迫:
“告诉他们,马尼拉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马祖军正在构筑足以抵御正规军的防御体系,让吕宋军队从北面进攻,必须拿下这个阵地!”
副官匆匆离开,而福尔格拉斯仍站在地图前,指尖轻轻划过马尼拉北郊的高地轮廓。
按照现在敌人的炮击频率,马尼拉的大炮台最多只能坚持两天。
所以,港口区的军队必须坚守码头,他不确定敌人的海军会不会突击港口,但现在的马尼拉港口,那里面的几条破船根本挡不住马祖军的战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