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密林间不知何时已立起整座军营。中军帐内,孙坚与众将再度议事。

得知庐江近况,孙坚感叹:

"幸得军师提醒勿打草惊蛇。这陆康自传信后便城门紧闭,严查出入,分明是要死守到底!"

"确实出乎意料。"众将附和。

征战多年,这般强硬的对手倒是首见。尚未交锋便摆明态度:要战便战,绝不妥协。此等守城决心最令攻方头疼。

孙策向秦鸣深施一礼:

"多亏先生深谋远虑,若贸然进军恐误大事。"

秦鸣淡然摆手:

"无妨。你的计策本属上乘,只是不适用陆康这类对手。"

"正如《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用计如行医,需对症下药。"

"对症下药?"孙策眸光闪动,立即取出竹简记录,再施礼道:

"先生高论,**受益匪浅!"

众人见师徒俩又私下授课,不由得纷纷摇头失笑。

孙坚捋着胡须笑道:"策儿好好跟着先生学艺,若能尽得军师真传,足够你受用一辈子。"

孙策赶忙应道:"父亲放心,孩儿每天都有新收获,先生教导确实让人大开眼界!"

"甚好!"孙坚满意地点头。自从让军师管教孙策后,这孩子确实沉稳了许多,最近居然还开始读书了,实在令他欣慰。

这时秦鸣突然打趣道:"这可不行!要是主公和伯符都这么想,我可得留几手绝活才行。"

众人闻言都愣住了。孙坚父子齐声问道:"军师此话怎讲?"

只见秦鸣故作愁容:"我本想倾囊相授,奈何主公差遣伯符要学走全部本事。我这三脚猫功夫,哪经得起三年学?不留几招防身,等伯符艺成出师,我岂不是要喝西北风?这军师的饭碗,我还想多端几年呢!"

看他这副模样,营帐里先是一静,继而爆发出哄堂大笑。众将笑得前仰后合,连新来的周泰等人都忍俊不禁。

唯独孙策郑重其事地拱手:"先生放心,授业之恩策没齿难忘,定不会让先生离开!"

这番话反倒让众人笑得更大声了,欢笑声传出老远。秦鸣也不禁莞尔——这孩子当真朴实可爱,一句玩笑话竟如此当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平心而论,在孙曹刘三家的子弟中,孙策其实是最出色的苗子。只可惜孙坚早逝,世人都把孙策当成一方诸侯看待。若孙坚尚在,孙策必定能有更大作为。

作为开山 ** ,秦鸣对孙策充满期待。不敢说培养成名将,至少也要让他成为文武全才。

待笑声渐歇,孙坚仍带着笑意对孙策说道......

**“策儿你尽管放心去学,务必参透军师的谋略精髓。别说三年,我看三十年也未必能学全!”

说完,他转向秦鸣,朗声笑道:

“军师既领了军师之职,眼下我军该如何行事,总该拿个主意了吧?如今陆康紧闭城门,莫非我军还要再行驱虎吞狼之计?”

此言一出,帐内众将收敛笑意,神情肃然。

秦鸣微微颔首,先前调侃不过是为了缓和气氛。毕竟军中和谐,离不开轻松的氛围。

见孙坚问起正事,他起身答道:

“若要驱虎吞狼,倒也不难,关键在于如何引虎入局,再借虎困狼!主公方才提到城门紧闭,此事未必无解。我军的帛书想必已送至陆康手中,他见我军按兵不动,戒备之心自然会松懈。不出三五日,城门必开!”

“我军只需制造误会——以狼引虎,以虎困狼。可派人伪装巢湖贼寇滋事,激怒陆康;同时假扮陆康部众袭击郑宝水寨,令郑宝以为陆康要全力剿灭他。”

“……如此一来,陆康盛怒之下必会出兵讨伐郑宝,而郑宝走投无路,定会狗急跳墙,与陆康死战。两虎相争,我军自可坐收渔利!”

“妙计!”孙坚击掌赞叹,“好一个‘以狼引虎,以虎困狼’!此计一出,何愁虎狼不斗?”

众将纷纷附和,唯独赵云起身抱拳道:

“主公,军师此计虽妙,但若假扮贼寇,该如何激起陆康之怒?倘若烧杀劫掠,受害的皆是汉人百姓,于心何忍?可若不如此,动静不足,又怎能引陆康上钩?”

此言一出,帐内再度沉寂。

赵云所言确在理——扮贼寇,就得行贼寇之事,岂非殃及无辜?

孙坚亦正色道:“军师,此事不可不慎重!”

“哈哈!”秦鸣见状,朗声笑道,“谁说扮贼就得祸害百姓?要做贼,就得做‘大贼’!我军若要动手,专挑那些为富不仁、欺压乡里的恶霸下手,只管抄他们的家!反正这些人平日作恶多端,抢了也是替天行道!”

“何况这些人对陆康的影响力远胜平民,拿下他们,何愁陆康不动怒?”

“如此一来,既能充实军费,又能替天行道,更妙的是旁人只会以为是山贼作乱,与我军毫不相干!”

“岂非天衣无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