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清晨,燕华园在薄雾中苏醒。
我起了个大早,用冷水仔细擦了把脸,换上那件最体面的、洗得发白的蓝色衬衫。看着镜子里依旧带着乡土气的自己,深吸了一口气,拿起昨晚就准备好的笔记本和钢笔——这是我用乡亲们凑的钱,在报到后咬牙买下的最贵重的物品。
“哟,致远,这么早?去占座啊?”对门赵瑞龙打着哈欠探出头,头发睡得乱蓬蓬的,身上套着一件印着英文的T恤,显得慵懒又随意。
“嗯,第一节课,想早点去。”我老实回答。
“急什么,《中国古代文学史》,楚教授的门槛高着呢,去早了也得等着。”赵瑞龙不以为然地摆摆手,“等我两分钟,一起走。”
等赵瑞龙磨蹭着洗漱完毕,两人走到中文系那座古朴的红砖楼时,离上课还有二十多分钟。然而,阶梯教室门口已经围了不少学生,嗡嗡的议论声隔着门都能听见。
“怎么回事?门还没开?”赵瑞龙踮脚张望。
一个瘦高个男生转过头,压低声音说:“听说楚教授有个规矩,第一堂课要‘闭门谢客’十分钟,考验学生的诚意和耐心。”
“嗬,架子不小。”赵瑞龙撇撇嘴。
我心里却是一紧,下意识地握紧了笔记本。我想起高中时那位严厉的语文老师,也是用各种方式打磨学生的心性。
终于,在上课铃响前五分钟,教室门缓缓打开。学生们蜂拥而入。我和赵瑞龙找了个中间靠前的位置坐下。我小心地把笔记本摊开,钢笔放在一旁。
铃声准时响起。一位穿着灰色中山装、头发花白、面容清癯的老者,夹着一个旧的牛皮纸文件夹,步履沉稳地走上了讲台。他目光沉静地扫视了一圈座无虚席的教室,原本嘈杂的课堂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我叫楚怀远。”老者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仿佛自带混响,在阶梯教室里回荡,“本学期,由我为大家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