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
“怎么样,致远,看了有什么感想?”李副主任不知何时走到了我身边,笑着问道。
我回过神来,连忙收敛起脸上的情绪,努力挤出一个符合期待的笑容:“写得很好,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很受启发。”
“嗯,”李副主任满意地点点头,“多学习,多积累。你们年轻人,就要善于从别人的成功经验中汲取营养,这样才能写出高质量、有水平的材料。”
“是,主任,我明白。”我恭敬地应道。
李副主任又鼓励了几句,便转身离开了。
我坐回座位,手里拿着那份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内参,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那个锁着原报告抽屉的方向。
一种深刻的无力感,像冰冷的藤蔓,缠绕上我的心脏。
我的第一次试图“发声”,就这样彻底失败了。没有批评,没有指责,甚至没有一丝正式的回应,只有这令人窒息的、全方位的沉默。它用一种近乎冷酷的方式告诉我:你所以为的重要,在庞大的机器面前,微不足道;你所以为的真实,如果不符合既定的叙事,便没有存在的价值。
理想主义的幼苗,第一次结出了名为“现实”的苦涩果实。
我靠在椅背上,闭上双眼,感受着那份希望落空后的空虚与迷茫。
前路,似乎在这一刻,变得前所未有的模糊。
而那个锁在抽屉里的报告,就像一枚深埋的种子,不知是否还有破土而出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