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周副秘书长的点拨

他看着我,目光深邃,像一位谆谆教导的长者:“你这篇报告,问题看得准,情况摸得实,但在‘表述策略’上,还是显得有些……直白了。比如这些具体的冲突事件,这些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批评,虽然真实,但很容易授人以柄,也容易让上面的领导看了,产生不必要的担忧和抵触情绪。”

这和之前张主任的批评有些相似,但从周副秘书长口中说出来,感觉却完全不同。张主任是站在“规避风险”的角度,而周副秘书长,似乎是站在“如何更有效推动问题解决”的角度。

“那……秘书长,您的意思是?”我虚心求教。

“有些话,可以说,但要看怎么说,对谁说,在什么场合说。”周副秘书长缓缓说道,“比如这份报告,如果你把它拆解开来,把其中那些扎实的数据、那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融入到一些关于‘减轻农民负担’、‘完善农村治理’等正面议题的综合性报告或者政策建议中去,以建设性的、符合政策导向的方式提出来,效果可能会更好,也更容易被接受和采纳。”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着我:“你要知道,在机关里,有时候,‘曲线救国’比‘正面强攻’更有效。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做事。锋芒太露,容易折断。”

“曲线救国……保护好自己……”我喃喃地重复着,王老师的话与周副秘书长此刻的点拨,竟然如此异曲同工!

“你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周副秘书长语气缓和下来,带着一丝期许,“这次的事情,对你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看到了问题,也体会到了现实的复杂性。记住这次的经验,但不要因此磨灭了你的锐气和那份为民请命的初心。只是,这份初心,需要用更成熟、更智慧的方式去表达和实现。”

他拿起笔,在我的报告扉页上写了几个字,然后合上,递还给我:“这份报告,留在我这里。里面的情况和数据,很有参考价值。你回去后,安心工作,不要有思想包袱。”

我双手接过那份仿佛重若千钧的报告,看着扉页上他那苍劲有力的字迹——“情况属实,请农研处阅研”,眼眶瞬间湿润了。这简单的几个字,是对我这次调研最大的肯定!

“谢谢秘书长!我一定记住您的教诲!”我站起身,深深地向周副秘书长鞠了一躬。

走出那间办公室,午后的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洒在走廊上,明亮而温暖。我紧紧握着那份报告,感觉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周副秘书长的这次点拨,像一道强光,驱散了我心中最后的阴霾。它让我明白,在这个庞大的体制内,并非只有僵化和保守,同样存在着像周副秘书长这样能够洞察问题、愿意倾听底层声音、并给予年轻人指引和鼓励的领导。

我的报告虽然没有被“隆重”推出,但它并没有“石沉大海”,它进入了更高层级领导的视野,并且得到了“情况属实”的认定!这本身就是一种胜利,一种对我坚持的肯定!

这一次的经历,从挫败到反思,从王老师的开导到周副秘书长的肯定,让我完成了一次重要的心灵洗礼和认知升级。

我依然怀揣理想,但不再鲁莽;我依然渴望发声,但学会了策略;我依然关注底层,但明白了需要智慧和耐心。

青萍之末,风起于微澜。而我,林致远,在这官海的起点,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淬炼,正开始学着,如何更好地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