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鸣轻轻抚摸着一个孩子的头,对身边的年轻队员们说:“看到没有?革命为了什么?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这一代人能翻身,更是为了他们!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能活在一个公平、光明的新世界里!”
“我们现在做的每一件事,流的每一滴汗,甚至流的每一滴血,都是为了这个目标!”
年轻的队员们看着孩子们,眼神变得更加坚定。他们或许还不能完全理解那些深奥的理论,但他们从孩子们的笑脸上,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奋斗的意义和价值。
培养政工人才的道路,漫长而艰难。但在这条路上,孩子们的纯真和希望,如同黑暗中的灯塔,始终指引着、温暖着陆鸣和他的同志们,让他们坚信,无论前路多么坎坷,未来一定是光明的!
八义集村,张老财的宅院如今成了临时的“村公所”。但此刻,这里的气氛却不像想象中那般充满新生的喜悦,反而有些乌烟瘴气。
村委会代表的选举工作,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麻烦。
小主,
许多村民,尤其是那些被推举出来或者有意竞选代表的人,私下里的小动作不断。他们偷偷给负责选举工作的队员塞鸡蛋、送野菜,甚至有人暗示将来“当上官”后必有重谢。
“选我!选我当代表!以后村里的事,我说了算,保管亏待不了大家!”
“老李家送了一只鸡?哼!我送两只!”
“当上代表,就是村里的‘官’了!就能像以前张老财那样...嘿嘿...”
这种将“选举”等同于“做官发财”的旧思想,让陆鸣和领导小组头疼不已。他们意识到,打倒一个张老财容易,清除人们脑中根深蒂固的封建官僚思想,却难如登天。
“这样选出来的,不是第二个张老财,就是新的贪官污吏!”周老拐气得直跺拐杖。
“必须立刻纠正这股歪风!”陆鸣神色凝重,“这是我们培养的政工干部第一次实战!检验他们学习成果的时候到了!”
他立刻将沈丘等几名学习最认真、最有耐心的年轻政工队员召集起来。
“同志们!”陆鸣严肃地说,“情况你们都看到了。村民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民主选举,还想着当官发财。我们的任务,就是用最耐心、最直白的方式,告诉他们,村委会不是衙门,代表不是官!是为全村老少爷们服务的!”
“挨家挨户去!一遍说不通就说两遍!用他们能听懂的话!把选举的意义讲透!”
沈丘等人深吸一口气,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但眼神却异常坚定:“是!保证完成任务!”
他们立刻分成几个小组,拿着连夜赶印的、用大白话写的“选举说明”,开始挨家挨户地走访。
起初,进展极其艰难。
一个被推举为候选人的中年汉子,梗着脖子对沈丘说:“小沈同志,你别跟我扯那些大道理!当代表不就是当官吗?当了官不就能吃香的喝辣的?大家选我,我以后肯定照顾乡亲们!”
沈丘牢记陆鸣的教导,没有生气,而是拉着他坐到门槛上,像拉家常一样耐心说:“李叔,您想想,张老财是不是‘官’?他‘照顾’乡亲们了吗?”
汉子愣了一下。
沈丘继续道:“咱们选代表,不是选个新‘老爷’来管着大家,骑在大家头上!是选几个咱们自己信得过、办事公道的人,出来给大家跑腿办事的!”
“比如,以后村里的地怎么分更公平?挖渠修路怎么安排?收上来的公粮怎么用?这些大事,都得代表们凑一起,商量着来,还得听大家的意见!不是一个人说了算!”
“代表干得不好,大家还能把他选下去!这哪是当官啊?这比给张老财当长工还累!是责任!是替大伙受累的!”
这番朴实无华的话,像锤子一样敲在汉子的心上。他皱着眉头,仔细琢磨着:“替大伙...受累?”
“对啊!”沈丘趁热打铁,“您要是真被选上了,就得一心为公,不能想着给自己捞好处!不然,乡亲们能答应?人民军的纪律能答应?”
其他政工队员也以类似的方式,不厌其烦地走访、解释。他们将“共产主义”、“民主”这些大词,转化为“一起过好日子”、“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等直白语言,反复宣讲。
渐渐地,村民们的观念开始扭转。他们明白了,选举不是换一批人作威作福,而是选出真正为自己办事的“带头人”。那股贿赂拉票的歪风,很快被刹住了。
......
与此同时,陆鸣将精力转向了另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人民军的正规化建设。
队伍扩大了,成分也更复杂了(吸收了部分八义集的青壮和投降的团丁),必须用严格的纪律和明确的思想来凝聚和塑造这支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