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张府书房里,连夜起草了一份《八义集人民军暂行条令》。
条令的核心,借鉴了弹幕大佬反复强调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精神,但用语更加直白,更符合当下情况:
“一切行动听指挥!”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切缴获要归公!”
“说话和气!”
“买卖公平!”
“借东西要还!”
“损坏东西要赔!”
“不打人骂人!”
“不调戏妇女!”
“不虐待俘虏!”
“不搜俘虏腰包!”
每条后面,都附带着简单的解释和违反后的处罚措施。条令用大字抄写,张贴在营地最显眼的地方,要求所有队员背诵和执行。
同时,陆鸣对扩编后的人民军进行了整编。现有兵力编为三个中队,每个中队下辖三个小队。
最重要的改革是,他在每个中队,设立了“政治代表”一职。
“政治代表,”陆鸣在任命沈丘等几位表现突出的政工骨干时,郑重强调,“你们的任务,比军事主官更复杂,更精细!”
“你们要负责队里的思想教育!让每一个战士都知道为谁打仗,为何牺牲!”
“要引导舆论!及时发现问题苗头,化解矛盾!”
“要搞文化建设!教识字,唱革命歌曲,活跃队伍生活!”
“要监督军事主官和干部!防止官僚主义和军阀作风!”
“要管理干部!配合军事主官考核、推荐骨干!”
“要对外宣传!走到哪里,就把我们人民军的政策和主张宣传到哪里!”
“要维护纪律!带头执行条令,处理违纪行为!”
“要协调上下级关系!畅通沟通渠道!”
“要鼓舞士气!让队伍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
这一连串的职责,让沈丘等人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但也激发了他们的使命感和荣誉感。他们知道,这是全新的尝试,是建设一支真正人民军队的关键。
【政工干部太重要了!】
【主播这步棋走对了!】
【思想建军!政治建军!】
【人民军队的灵魂就在于此!】
在陆鸣的全力推动下,一支有了初步纪律框架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农民武装,正在八义集这片刚刚获得新生的土地上,艰难却坚定地成长起来。军事与政治,如同车之两轮,开始协同运转,推动着革命的车轮,驶向不可预知却充满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