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门外,警笛声由远及近。红蓝交替的灯光透过玻璃照进来,在刘女士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她看着自己手背上的血痕 —— 那是被喜鹊啄伤时蹭到的,突然觉得一阵后怕。如果刚才没跑掉,如果保安没出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四节:鸟喙下的真相
警局的灯光白得刺眼。刘女士坐在询问室里,手里捧着一杯热水,指尖还是冰凉的。对面的张警官正在整理笔录,眉头紧锁。
“你是说,那只喜鹊攻击你之后,没有立刻飞走,而是在附近的树上盯着你?”
“嗯。” 刘女士点点头,“我当时只顾着疼了,现在想起来,它好像一直在看我,直到我发完视频离开,才飞走。”
张警官在笔记本上记着什么,又问:“你确定听到他们说‘处理掉喜鹊’?”
“确定。” 刘女士的声音很肯定,“那个鸭舌帽说的,另一个人说‘没用了,处理掉’。”
张警官放下笔,站起身:“谢谢你提供的线索。我们刚才已经加强了博物馆的安保,也派人去搜那几个嫌疑人了。” 他顿了顿,“你可能不知道,那只喜鹊不是野生的。”
“什么?”
“我们的人刚才在附近的树上找到了一个微型摄像头,” 张警官说,“那只喜鹊的腿上有个很小的环,里面有芯片,应该是被人训练过的。它攻击你,很可能是收到了指令。”
刘女士的后背一阵发凉。原来从一开始,她就在别人的监视之下。那只鸟的每一个动作,都是被设计好的。
凌晨四点,张警官再次来到询问室,脸上带着疲惫却兴奋的神色:“抓住了!在博物馆后墙的下水道里,抓到了五个,还有两个在逃,但主要头目落网了。”
他递过来一张照片:“你看,这是他们的作案工具。”
照片上,除了撬棍、绳索、手电筒,还有一个小小的遥控器,旁边放着一只死去的喜鹊 —— 正是攻击刘女士的那只,腿上果然有个银色的小环。
“他们承认了,” 张警官说,“这只喜鹊是他们从黑市买来的,训练了半年,就为了这次行动。本来想让它制造点小混乱,吸引周围人的注意,方便他们观察地形。没想到它把目标对准了你,还没等他们行动,就被你发现了破绽。”
刘女士看着照片里的喜鹊,突然觉得很讽刺。奶奶说的吉祥鸟,差点成了犯罪的帮凶。而自己因为那句 “喜上眉梢” 的老话,差点错过了报警的最佳时机。
“对了,” 张警官像是想起了什么,“他们说,本来没想伤害你,只是想把你吓走。但后来听到你跟保安提到博物馆,才动了杀心。还好我们来得及时。”
刘女士的心又揪了一下。原来自己离危险那么近。
第五节:余波
一周后,刘女士接到了博物馆的电话,邀请她去参加一个表彰仪式。原来那批展出的文物里,有一件战国时期的青铜鼎,价值连城,是警方重点保护的对象。犯罪团伙的目标就是它,如果不是刘女士及时报警,后果不堪设想。
站在领奖台上,看着台下的闪光灯,刘女士还有些恍惚。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那道被喜鹊啄伤的疤痕已经淡了很多,只剩下一个浅浅的印子。
“刘女士,” 主持人的声音把她拉回现实,“您现在还觉得喜鹊是吉祥鸟吗?”
刘女士笑了笑,说:“它是不是吉祥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迷信,要相信自己的判断。有时候,看似好运的背后,可能藏着危险;而看似不幸的遭遇,也许能让我们避开更大的祸事。”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回家的路上,刘女士又经过那家花店。老板正在门口挂新的招牌,上面写着 “花艺时光,愿你被温柔以待”。
“刘女士?” 老板认出了她,笑着说,“那天你被喜鹊啄了,我还以为你再也不敢来了呢。”
“为什么不敢?” 刘女士说,“该来还是要来的。”
她走进花店,这次没有买玫瑰,而是选了一束向日葵。金黄色的花瓣朝着太阳的方向,充满了生命力。
走出花店时,一只麻雀落在她脚边,啄着地上的面包屑。刘女士停下脚步,看着它,没有害怕,也没有觉得特别吉祥,只是觉得 —— 这就是生活啊,有意外,有惊吓,但更多的是,在经历过这一切之后,依然能感受到的,平凡的美好。
远处的天空,有几只喜鹊飞过,翅膀在阳光下闪着光。刘女士抬头看了看,然后转身,朝着家的方向走去。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轻快而坚定。
她知道,那段被喜鹊 “攻击” 的经历,会成为她一辈子的记忆。不是因为迷信所谓的 “喜上眉梢”,而是因为它让她明白,生活从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保持警惕和勇气,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再疯狂的 “喜鹊”,也掩盖不了罪恶的真相。而她,在这场突如其来的 “祸事” 里,不仅保护了自己,也守护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这,或许才是真正的 “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