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的村民越聚越多,有人指着王伟议论:“早就知道这小子不是好东西,在上海就听说打架被拘留过,回来还这么横!”“李建国也是可怜,被欺负了这么久,总算能喘口气了。” 李建国站在人群外围,看着被押上警车的王伟,心里那块悬了多日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后背却突然冒出一层冷汗 —— 他不敢想,要是没提前藏好录音笔、装好监控,此刻被威胁的自己,会不会真的栽在王伟手里。
这时,民警小张从警车里下来,朝李建国走过来,手里拿着个密封袋,里面装着把磨得锃亮的菜刀。“建国叔,这是在王伟床底搜出来的,他说是用来切菜的,但刀刃上有新磨的痕迹,还沾着点铁锈,我们得带回所里化验。” 小张顿了顿,又补充道,“另外,我们查了王伟的前科,他在上海因为聚众斗殴被拘留过两次,这次回来还敲诈过邻村的张老板,说不给钱就砸店,张老板怕惹事,私下给了他两千块。现在证据链全了,他最少得拘留十五天,后续要是查出铁棍和绳子有其他用途,还得加重处罚。”
李建国接过小张递来的案件进展通知书,指尖有些发颤。纸上的每一个字,都像是在告诉他:这场仗,他没白打。“谢谢你们,民警同志。要是没有你们,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小张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放心,我们会跟村里打好招呼,这几天加强巡逻,要是王老五再敢找你麻烦,你随时给我打电话。”
警车呼啸着离开,王老五瘫坐在自家门口的台阶上,望着警车消失的方向,哭声渐渐低了下去,只剩下断断续续的呜咽。李建国看着他的样子,心里没有报复的快感,只有一种说不清的沉重 —— 好好的邻里,非要闹到这个地步,到底图什么呢?
回家的路上,李建国买了孙女最爱吃的草莓,又绕到建材店,重新订了袋水泥。路过被王伟划坏的三轮车时,他停下看了看,车斗虽然变形了,但还能修。他突然觉得,生活就像这三轮车,难免会被磕碰、被划伤,但只要还能修,就总有继续往前走的希望。
推开家门,赵秀兰正拿着砂纸打磨门板上的红油漆,孙女坐在小板凳上,手里攥着块布,小心翼翼地擦着地上的玻璃碎片。看见李建国回来,赵秀兰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却笑着说:“回来了?警察那边怎么样了?”
“王伟被抓了,最少拘留十五天,还得赔咱们的门窗钱、三轮车维修费。” 李建国把草莓递给孙女,摸了摸她的头,“以后不用怕了,没人敢欺负咱们了。”
孙女咬了口草莓,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爷爷,坏人被抓走了,以后我就能在院子里玩了吗?”
“能,当然能。” 李建国蹲下来,看着孙女天真的笑脸,突然觉得,之前所有的委屈和恐惧,在这一刻都值了。
第五节:门后的阳光
王伟被拘留的第十天,李建国的新房地基终于砌好了。青灰色的砖墙整整齐齐,比原来的位置往外挪了五寸 —— 不是李建国要争这五寸地,而是王伟被抓后,王老五的侄媳妇主动来找他商量的。
“建国叔,之前的事是我们不对,我叔公年纪大了,糊涂,王伟又不懂事,让您受委屈了。” 侄媳妇红着脸,递过来一篮鸡蛋,“这五寸地,本来就该是您家的,之前是我们占了理还不饶人。您就别往心里去,以后咱们还是好邻居。”
李建国看着她诚恳的样子,接过鸡蛋,叹了口气:“都是乡里乡亲的,过去的事就过去了,以后别再提了。地基我就按原来的线砌,以后咱们互相照应,比啥都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秀兰在院里晒被子,新买的被单上印着大朵的牡丹,在阳光下泛着暖融融的光,把之前被红油漆弄脏的门板都衬得亮堂了不少。李建国蹲在新砌的墙根下,用水泥把王伟踹裂的门板补好,水泥浆抹得平平整整,看不出一点裂缝。孙女拿着个小铲子,在旁边的沙土堆上挖坑,嘴里念叨着:“埋坏人,埋坏人,以后坏人再也不敢来欺负我们了!”
院墙外,王老五的身影晃了晃,手里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几棵自家种的白菜。他看见李建国,脚步顿了顿,最终还是走了过来,把竹篮往地上一放,声音低低的:“之前的事,是我不对,给你添麻烦了。这白菜你拿着,不值钱,是我的一点心意。”
李建国愣了愣,随即笑了:“王大爷,快别这么说,都是邻居,哪有不闹矛盾的。白菜我收下了,以后您要是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王老五没再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转身慢慢走了。看着他佝偻的背影,李建国突然觉得,人和人之间的矛盾,有时候就像墙上的裂缝,只要愿意补,总能修好的。
这天下午,小张又来村里了,还带来了王伟赔的三千块钱。“建国叔,这是王伟家属代他赔的赔偿款,包括门窗维修费、三轮车维修费,还有你们的精神损失费。” 小张把钱递过来,又拿出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王伟因为威胁恐吓、故意毁坏财物,被处以行政拘留十五日,罚款两千元。他在里面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托我们跟你说声对不起。”
李建国接过钱,数了数,又退回去一半:“小张同志,这钱太多了,门窗和三轮车我自己能修,精神损失费就不用了。你把这一千五给他爹吧,王大爷年纪大了,日子也不好过,就当是我的一点心意。”
“这……” 小张有些为难,“建国叔,这是他应该赔的,您不用……”
“就按我说的办吧。” 李建国打断他,语气很坚定,“我要的不是钱,是个公道。现在公道回来了,钱多少都无所谓了。”
小张拗不过他,只好答应把钱转交给王老五。临走时,小张又说:“对了,建国叔,我们跟村委会商量好了,下周会组织村里的人学习法律知识,专门讲邻里纠纷怎么解决、遇到威胁怎么保留证据,到时候您也来听听,多学点开窍。”
“好,我一定去。” 李建国笑着答应,心里暖暖的。
傍晚,夕阳把院子里的影子拉得很长。李建国给孙女扎了个风筝,用王伟赔的钱买的布料,上面印着个卡通警察形象,蓝白相间的制服,看起来格外精神。赵秀兰举着线轴,孙女拉着风筝线,在院子里跑着、笑着,风筝越飞越高,在蓝天上变成个小小的黑点,像一颗勇敢的星星。
“你看,” 李建国指着天上的风筝,对赵秀兰说,“只要攥紧了线,再大的风也刮不断。咱们之前不就是这样吗?只要手里有证据,心里有法律,再凶的威胁也能扛过去。”
赵秀兰点了点头,靠在他肩膀上,看着院里奔跑的孙女,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晚风吹过,带着麦田的清香,院子里的牡丹被单在风中轻轻飘动,门板上的水泥已经干了,新砌的地基在夕阳下泛着青灰色的光,一切都在慢慢变好。
夜里,李建国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虫鸣,第一次睡得那么踏实。他知道,王老五可能还会记恨,王伟出来后也可能不服气,但他不再害怕了。因为他明白,面对威胁,最有力的武器不是愤怒,不是退让,是冷静的头脑和手里的证据,是相信总有一扇门,会为守规矩的人敞开,把破坏规矩的人挡在外面。
天快亮时,李建国做了个梦,梦见自己的新房盖好了,红砖墙,亮窗户,孙女在院子里放风筝,赵秀兰在厨房做饭,王老五提着一篮白菜来串门,脸上带着憨厚的笑。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洒在地板上,暖融融的,像极了此刻他心里的感觉 —— 门后的世界,终究会洒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