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陈默的电脑突然 “叮咚” 响了声,弹出视频会议的提示框,张总的脸出现在屏幕上,背景里隐约能看到养老院的走廊,老人的笑声和轮椅滑动的声音混在一起,像碎玻璃似的扎耳朵。“小陈,你这个无障碍设计还是太理想化了。” 张总的手指在屏幕上划着,语气里带着点无奈,“成本已经超标 30% 了,甲方那边明确说不同意,你得再改改。”
林薇悄悄退到厨房,刚拿起水壶想烧点热水,就听见书房里陈默的声音突然拔高:“张总!您上周去养老院的时候,没看到三楼的李奶奶吗?她的轮椅在大理石地面上打滑了三次,差点摔下来!成本可以省在别的地方,比如减少装饰性的设计,但老人的安全不能省!” 接着是椅子摔倒在地的 “哐当” 声,随后是陈默压抑的喘息声 —— 林薇的心一下子揪紧了,她知道陈默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去年还为此住过院,医生反复叮嘱 “不能久坐,更不能激动,容易加重病情”。
傍晚的菜市场里,林薇在水产摊前停住了脚。玻璃缸里的鲈鱼在水里游动,鳞片闪着银光,那是陈默最爱吃的鱼,他总说 “薇薇做的清蒸鲈鱼,比饭店里的还好吃”。她突然想起上个月陈默趴在书桌上画图时,随口说的一句话:“等这个项目成功了,咱们就生个孩子吧,到时候带着孩子去养老院,让孩子陪老人们玩,他们肯定会很开心。” 摊主称鱼的时候,林薇的手机震动了下,是闺蜜发来的微信:“男人忙起来都这样,你别多想,他心里肯定有你。” 后面跟着个拥抱的表情,可林薇看着屏幕,却觉得眼底的落寞像潮水似的,怎么都压不住。
第三节:抽屉里的体检报告
林薇的手指在陈默的公文包拉链上悬了整整三分钟,指尖都有点发麻。公文包的侧袋里,露出半截白色的纸,是医院的体检报告,她早上收拾书房的时候不小心看到的,日期就在上周,封面 “腰椎间盘突出” 几个黑色的大字,被折得变了形,像在藏什么秘密。
她深吸了口气,轻轻拉开拉链,把体检报告抽了出来。翻开第一页,“L4-L5 椎间盘突出加重” 的诊断结果格外刺眼,医生的建议栏里写着 “建议卧床休息,避免久坐,尽快进行康复治疗”,可陈默却只字未提,每天照样早出晚归,坐在电脑前改方案。林薇拿着体检报告走到书房门口,刚好看到陈默的电脑屏幕亮了下,设计图被最小化,弹出的是医院的 CT 片,他的鼠标在 “突出部位” 的标注上反复划着,旁边还打开了个康复训练的视频,播放记录显示 “已观看 17 次”,最近一次就在昨天半夜两点。
林薇的心脏像被什么东西紧紧攥住了,疼得她差点喘不过气 —— 原来陈默每天说 “在研究方案”,其实有一半时间是在查腰椎康复的资料;他晚上躲在书房不出来,不是在赶工,是怕疼得呻吟出声被她听见;就连她递过去的银耳羹、蔓越莓饼干,他说 “没胃口”,其实是怕吃多了半夜起夜,牵动伤口。她突然想起前几天晚上,她起夜时路过书房,看到陈默正扶着桌子慢慢站起来,后背挺得笔直,可脚步却有点发颤,当时她问 “怎么还不睡”,陈默只笑着说 “马上就好,改完这页就睡”,现在想来,他哪里是在改方案,是疼得坐不住了,想站起来活动活动。
“这周末去医院复查吧?我已经跟医生约好了时间。” 林薇端着温好的牛奶走进书房,把杯子轻轻放在陈默手边,瓷杯的热度透过掌心传过去,想给她点温暖。陈默的肩膀猛地一颤,像被烫到似的,飞快地把 CT 片的窗口缩小,藏在设计图后面,动作慌张得像个被戳穿秘密的孩子。
“不用不用,我好多了。” 陈默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得更快了,可慌乱中,把 “防滑地砖” 打成了 “防滑地转”,删了又改,改了又删,指尖都有点发抖。林薇看得清清楚楚,那是他疼痛发作时的征兆,去年住院的时候,护士跟她说过 “腰椎疼得厉害,手指会不自觉地发抖,连握笔都费劲”。
深夜的书房里,林薇翻出了陈默藏在书柜最底层的日记本。封面是她去年送他的,上面画着两个牵手的小人。最新的一页写着:“今天薇薇给我做了银耳羹,甜甜的,特别好喝,可我没敢多喝,怕半夜疼得睡不着,吵醒她。她最近好像不开心,总是看着我欲言又止,我知道她在担心我,可我不敢说,怕她觉得我没用。” 下面画了个小小的笑脸,旁边标着 “距项目结束还有 7 天,再坚持坚持”。林薇的眼泪滴在纸页上,晕开的墨迹里,藏着陈默没说出口的话 —— 那些加班的夜晚,他不是在赶方案,是疼得睡不着觉,只能靠看设计图转移注意力;那些拒绝拥抱的时刻,是怕稍微用力就牵动伤口,让她担心;就连那句 “忙完陪你”,也是怕她失望的安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