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阳台上的月光

陈月笑着把他领进里间,按摩床的皮革还带着新出厂的味道,床边放着个小靠垫,是特意给腰不好的客人准备的。“躺上去吧,放松点,别紧张。” 她的手指搭上王军建的腰,指尖轻轻按了按,力道精准得像台仪器,“是急性腰肌劳损,最近别搬重东西,也别总弯腰,不然容易加重。”

王军建咬着牙没敢吭声,疼得额头冒冷汗,心里却比腰还难受 —— 想起那些夜晚,自己趴在窗边偷看,还跟牌友调侃,现在想想,真是又丢人又愧疚。“陈姐,我以前……” 他张了张嘴,想说声对不起,话到嘴边却咽了回去,实在没脸说出口。

“好了,起来试试,是不是舒服点了?” 陈月递过来杯热水,杯沿的温度刚刚好,不烫也不凉,“下次再来巩固两次,差不多就能好了。” 王军建掏出钱包,想多付点钱,却被陈月按住手:“按规矩来,一次五十,多一分我都不收。您要是觉得不好意思,以后店里换水、搬东西,您来搭把手就行。” 她的指尖在王军建手背上轻轻划了下,像片羽毛落在心上,让他瞬间红了眼眶。

小区业主群里,有人发了段视频。陈月正在店门口的空地上,教几个全职妈妈做颈部放松操,动作轻柔,声音像春风拂过湖面。李娜在视频下面配文:“每周三下午三点,陈姐免费教放松操,姐妹们快来!颈肩疼、腰不好的都能来学,超实用!” 下面的回复里,王军建的媳妇发了个举手的表情,后面还跟着串笑脸:“算我一个!我这颈椎疼得快断了!”

赵秀兰每天晚上都会端碗热汤去店里,有时是鸡汤,有时是排骨汤,总说 “补补身子,才能有力气干活”。每次去,都能看见陈月在忙 —— 要么在给盲文教材贴标签,要么对着空气练习推拿手法,嘴里还念念有词:“这里力道要轻,这里要重一点,客人容易疼……”“小陈,别太累了,早点歇着,身体是本钱。” 赵秀兰把汤放在桌上,看着陈月的侧脸,心里像装了暖炉似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月的手指抚过汤碗的边缘,温度从指尖传到心里,暖融融的。她想起刚搬来时的惶恐,想起那些扔石头的夜晚,想起微信群里的误解,突然觉得福安小区的月光,比任何地方的都暖,连风里都带着善意的味道。

第五节:月光下的窗帘 —— 善意里的圆满

冬至的饺子香飘满了整个小区,家家户户的窗户都亮着暖黄的灯。陈月的按摩店里挤满了人,刘大爷带着棋友们来推拿,几个人坐在门口的小凳子上排队,还不忘拌嘴;李娜的女儿趴在收银台旁边写作业,遇到不会的题,就仰着头问陈月,陈月总能耐心地给她讲;王军建正笨拙地帮着换饮水机的水桶,胳膊肘撞得水桶 “哐当” 响,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陈姐,跟你说个好消息!” 李娜端着杯姜茶走过来,递给陈月,“物业小张刚才跟我说,明年开春要给咱们小区装无障碍通道,从门口一直修到每个单元门口,到时候您出门就方便多了,不用再担心台阶了!”

陈月的手指在姜茶杯上轻轻转了圈,杯身上的盲文标签清晰地写着 “热饮”,是王军建的媳妇帮她贴的。“谢谢你们,也谢谢小张,总是这么照顾我。” 她喝了口姜茶,暖意从喉咙滑到胃里,舒服得叹了口气。

赵秀兰拎着刚包好的白菜猪肉饺子进来,看见陈月正在给王军建按肩膀。王军建的背挺得笔直,不像上次来时那么僵硬,嘴里还哼着跑调的《东方红》,逗得陈月直笑。“老王,你这肩周炎好多了啊,上次还疼得直咧嘴,现在都能哼歌了。” 赵秀兰把饺子放在桌上,揭开盖子,热气腾腾的,“快尝尝,刚包的,还是热的,大家也都来吃点,冬至得吃饺子,不然会冻耳朵。”

陈月笑起来,眼角的细纹里盛着月光,温柔又明亮。她的按摩床早就换了新的,是小区业主们凑钱买的电动升降床,床边还装了扶手,方便老人和行动不便的客人上下。阳台的窗帘也换成了浅灰色的纱帘,是李娜特意挑的 —— 既能挡住外面的视线,又能让阳光透进来,白天拉开纱帘,整个店里都亮堂堂的。

小区业主群里,有人发了张照片:陈月站在新铺好的盲道上,手里的盲杖举得高高的,像面小小的旗帜,脸上带着灿烂的笑。照片下面的配文是赵秀兰写的:“我们的福安小区,因为有陈月,变得更温暖了。也因为有每一位善良的邻居,变得更像家了。” 下面的点赞刷到了九十九,王军建的名字后面,还跟着个大大的爱心,是他媳妇帮他点的。

深夜的阳台,陈月轻轻拉开纱帘。月光像层薄薄的银霜,铺在瑜伽垫上,温柔得不像话。她从搪瓷缸里倒出些精油,这次按摩手腕的动作很轻,不再像以前那样用力 —— 王军建的媳妇给她织了副浅灰色的护腕,毛线柔软得像云朵,套在手腕上,既能保暖,又能减轻推拿时的疼痛。

楼下传来王军建的咳嗽声,他正在帮李娜家修水管,手电筒的光在夜色里晃了晃,像颗移动的星星。陈月对着空气笑了笑,慢慢拉上纱帘。窗帘的褶皱里,还留着赵秀兰帮她缝的小花,针脚歪歪扭扭的,却比任何装饰都好看,藏着满满的心意。

微信群的提示音突然亮了,是条匿名消息,写得很认真:“陈月姐,对不起,那天往您阳台扔石头的是我。我当时太冲动了,没搞清楚情况就做错了事,现在特别后悔。以后您家的水电费我包了,算是我赔罪的心意,您要是不接受,我心里总不踏实。”

下面的回复立刻刷了屏,有人说 “不用你包,我们大家一起分担”,有人说 “知错能改就好,以后一起帮陈姐”,还有人 @匿名用户:“以后别冲动,有事儿先问清楚,咱们小区是一家人。” 陈月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轻轻摸了摸,虽然看不见文字,却能感受到那些跳动的善意,像月光一样,温柔地包裹着她。

月光穿过纱帘,在按摩床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陈月坐在藤椅上,手里握着温热的姜茶杯,突然明白:有些窗帘不必拉得太紧,就像有些误会,不必一直挂在心上。真正的尊重,从来不是刻意的回避,而是懂得用温暖的光,照亮彼此生活里的小角落,让每个住在这儿的人,都能感受到家的温度 —— 就像这阳台上的月光,不刺眼,却足够明亮,能照亮每一段需要温暖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