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新春聚首话沧桑,殊途渐远意阑珊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话题渐渐打开。起初,自然是回忆童年。那些共同拥有的、浸透着泥土和阳光气息的记忆,成了此刻最安全也最能引起共鸣的话题。

“还记得咱们小时候去地里偷西瓜不?”王小军呷了口酒,眉飞色舞地说,“二胖你跑得慢,被瓜蔓绊了个大马趴,西瓜都摔裂了!”

张二胖难得地笑了笑,露出两颗虎牙:“还说呢,就你跑得快,我们在后面被狗撵,你在前面抱着瓜啃!”

“还有夏天在打麦场玩捉迷藏,普同你每次都藏草垛里,闷得一身汗!”王小军又把话题引向吴普同。

吴普同也笑了:“那时候傻乎乎的,就觉得草垛里最安全。”

娟子听着,也抿嘴笑了起来,插话道:“你们这帮皮猴子,我们女孩儿都不跟你们玩。”她这话带着点调侃,也划清了她与他们三人童年核心圈子的界限。确实,她比他们大一届,又是女孩,小时候并没和他们一起摸鱼上树。

然而,童年的趣事总有说完的时候。当话题不可避免地转向现在的生活和未来的打算时,那种微妙的隔阂感便开始悄然浮现,并且越来越清晰。

王小军显然是今天话最多,也最志得意满的一个。他几杯啤酒下肚,脸色泛红,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他在保定那个国营大工厂的工作。

“我们厂子,效益不错!生产机床的,跟铁路沾边,算是半个铁饭碗!”他声音洪亮,带着一种工人阶级的自豪,“我们现在每天八小时,三班倒,开车床,技术活!一个月基本工资加奖金,好的时候能拿一千多!”这个数字在当时的农村,确实相当可观。

他描述着工厂里庞大的车间、轰鸣的机器、统一的工装、还有定期发放的劳保用品(手套、肥皂等),语气里充满了对新身份的认同和满足。“虽然累点,但踏实!厂里还给交保险,以后老了也有保障。”他拍了拍坐在旁边的吴普同,“比你们大学生也不差吧?至少现在能挣钱了!”

小主,

吴普同点点头,由衷地说:“挺好的,稳定。”他心里明白,王小军走的是另一条踏实而明确的道路。

接着,大家的目光自然转向了张二胖。他一直比较沉默,只是偶尔夹口菜,或者低头喝一口啤酒。

“二胖,你呢?在卫生院……还挺好的吧?”娟子似乎斟酌了一下词句,语气尽量显得平常,但目光却紧紧盯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