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归家、定计与红纸上的约定

腊月二十七,年关真正迫在眉睫。西里村的空气仿佛都被压缩过,每一寸都饱含着愈发浓烈的年节气息。蒸馒头的甜香、炸丸子的油香、炖煮肉食的浓香,以及无处不在的、清冽的硝石味儿,交织成一张无形而温暖的网,将整个村庄笼罩。就在这愈发稠密的氛围里,吴家小院也迎来了它最重要的归人。

午后,冬日的太阳懒洋洋地挂在天上,光线金黄却没什么温度。吴普同正帮着母亲在院子里最后一遍清扫角落的积尘,就听见门外传来熟悉的、略带疲惫的说话声和行李拖拽的声响。他放下扫帚,快步走到门口,正看见父亲吴建军和弟弟吴家宝推开虚掩的铁门走了进来。

吴建军依旧是那副沉默寡言的样子,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风尘与疲惫,身上那件穿了多年的深色棉袄沾满了灰土,肩膀上扛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印着“化肥”字样的编织袋,里面装的大概是工地上没舍得扔的被褥和一些简单工具。他看见吴普同,只是点了点头,眼神里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然后将目光投向闻声从灶房出来的李秀云。

“回来了。”李秀云的声音带着哽咽,连忙在围裙上擦着手,迎了上去,想接过吴建军肩上的袋子。

“没事,沉。”吴建军侧身避开,自己将袋子卸下来,靠在院墙根下。他的动作显得有些僵硬,显然是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劳作的后果。

相比之下,吴家宝的变化更为明显。他比秋天离家时又黑瘦了些,但身板显得更加结实,肩膀也宽厚了不少,眉宇间褪去了不少少年的稚气,多了几分成年男人的沉毅和沧桑。他手里提着一个稍小些的行李包,看到吴普同,咧嘴笑了笑,露出一口白牙:“哥!”

“家宝!”吴普同上前,接过弟弟手里的包,感觉分量不轻,“路上累了吧?”

“还行!”吴家宝活动了一下脖颈,发出轻微的咔哒声,“就是车上人多,挤得够呛。”

妹妹吴小梅也听到了动静,从屋里探出头来,看到父亲和弟弟,她脸上露出清晰的笑容,小声地叫了句:“爸,家宝。”

“哎,小梅。”吴建军看着女儿明显好转的气色,紧绷的脸上线条柔和了些许,应了一声。吴家宝也凑过去,笑嘻嘻地摸了摸妹妹的头:“姐,看我给你带啥好吃的了!”说着从包里掏出一包用油纸包着的、印着“石家庄特产”字样的糕点。

一家人团聚的喜悦,像温润的水,瞬间充满了整个小院。李秀云忙着去烧热水让父子俩洗漱,吴普同和家宝把行李搬进屋里。院子里,那棵老槐树的枯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也在欢迎男主人们的归来。

除夕夜,屋外是零星的、迫不及待的孩童燃放的鞭炮声,噼啪作响,划破夜的寂静。屋内,吴家却是难得的温暖和明亮。炕桌被擦得锃亮,上面摆满了李秀云精心准备的年夜饭——虽然比不上富裕人家的山珍海味,但也是鸡鸭鱼肉俱全,自家腌的腊肉香肠切了满满一盘,还有象征“年年有余”的红烧鱼,以及热气腾腾的饺子。屋子里弥漫着饭菜的香气和一种安稳的团圆气氛。

吴建军难得地喝了几杯散装的白酒,黝黑的脸上泛起了红光。一家人边吃边聊,话题自然绕不开过去一年的收成、未来的打算,以及最紧要的——盖房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