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管风琴忆旧:重聚温岁月,真忆破虚演

张爷爷按下录音机的播放键,里面传来周老师的声音:“大家注意,管风琴第三段的重音要跟上,别像上次一样,有人快有人慢!”老礼堂里的人都安静下来,这段带着杂音的旧录音,比星娱的假宣传真实一百倍。

星娱的人听说后,赶紧加戏——让演员们拿着“老校友证书”,在老剧院门口拉横幅,说“川晴工作室阻挠真实校友重聚”。可没等团队回应,李爷爷就带着校徽、旧制服,直接去了老剧院。

“你说你是1950年的合唱队成员,”李爷爷指着一个演员手里的乐谱,“当年周老师的乐谱里,第三段有个小修改,你能指出来在哪吗?还有,我们当年排练时,管风琴的哪个琴键是坏的,你知道吗?”

演员被问得哑口无言,手里的打印乐谱上根本没有修改痕迹。围观的路人纷纷拿出手机拍,有人认出李爷爷:“这不是上次接受采访的苏州中学老校友吗?他手里的校徽是真的!”星娱的人见势不妙,赶紧带着演员溜走,连“重聚活动”的横幅都没敢收。

当天下午,三位老校友在老礼堂里排练起当年的校歌。李爷爷站在当年的位置,虽然记性不如从前,却还记得管风琴的节奏;

王奶奶轻轻哼着旋律,声音里带着岁月的温柔;张爷爷则用旧录音机录下排练的声音,笑着说“要给远在国外的周老师发过去,让他听听我们还没忘”。

岳川让林野用多机位拍摄,一个镜头管风琴的琴键,一个镜头老校友的表情,一个镜头彩色玻璃上的光斑,画面里满是岁月的温情。

陆哲则在一旁处理音频,把管风琴的声音和老校友的合唱混在一起,加了段旧录音里周老师的指导声,像“跨时空的指挥”。

排练结束时,李爷爷突然提议:“咱们搞个‘跨校校友音乐会’吧!把滨江高中、苏州中学、扬州中学的老校友都聚起来,用各自学校的老乐器,比如滨江的老钢琴、扬州的老古筝,一起唱校歌,肯定特别热闹。”

王奶奶也点头:“我有扬州中学老校友的联系方式,他们学校有棵150年的银杏树,当年我们去交流时,还在树下唱过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个提议正好契合岳川借鉴地球《同一堂课》“跨校文化联动”的思路,他立刻点头:“咱们就办!凌薇设计音乐会的海报,用各校的老建筑当背景;周曼联系其他学校的老校友;林野负责拍摄,做成‘跨校校友音乐会’纪录片,让更多人看到老校友的青春。”

凌薇掏出速写本,快速画起海报设计图:“海报中央用管风琴、老钢琴、老古筝的图案,周围环绕各校的老照片,比如滨江高中的老教室、扬州中学的银杏树,标题写‘岁月有声,校歌永传’。”

就在团队准备推进音乐会时,星娱又搞了新动作——他们在社交平台发了篇“校史音乐会筹备中”的通稿,声称“已独家获得多所老校的老乐器使用权”,还说要请流量明星“跨界演绎老校歌”,把校歌改成流行舞曲。更气人的是,星娱还伪造了“老乐器借用协议”,盖着假公章,误导网友以为官方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