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特意赶到工作室,手里拿着当年的校长任命书,“老校长的签名带点弯钩,星娱伪造的是直笔,连年份都写错了(剧本是1998年,授权书却写2000年)。”
林野立刻扛着相机,去学校仓库拍旧物——镜头里,1995年的课桌上刻着“周杰伦”“还珠格格”的涂鸦,旧校服的袖口磨出毛边,甚至有本日记里还夹着当年的明星贴纸(古天乐、赵薇),这些都是星娱的“复刻道具”里没有的。
岳川没急着发声明,反而让林野把这些旧物素材剪成“校园真容”短片,配上周曼找到的1998年滨江高中招生简章(上面有真实的教室照片),发在工作室官微。
短片里,夏晚晴穿着旧校服,坐在有刻痕的课桌前,翻着夹着明星贴纸的日记,画外音是李老师的声音:“90年代的高中,没有镀金日记,只有磨破的笔记本;没有光滑课桌,只有刻着青春的木头;这才是我们的校园,不是道具组能复刻的。”
短片上线两小时,转发量破百万。有1998届的校友留言:“我当年的课桌上也刻着‘还珠格格’,日记里夹着古天乐的贴纸,星娱的假教室一看就是没经历过高中!”
滨江高中也发了声明,揭穿星娱的伪造授权,强调“唯一合作方是川晴工作室”。星娱的通稿很快被网友扒出“多处造假”,连“复刻文具”都被认出是某电商平台的新款,#星娱假校园剧#的话题冲上热搜。
剧本修改进入关键阶段时,夏晚晴在一本1996届学生的旧日记里,发现了段未完成的故事——日记主人叫“晓棠”,写着“和阿明约好高考后去槐巷看银杏,可他突然转学,再也没见过”。这段文字让岳川眼前一亮:“加进剧本里,作为女主发现的‘日记隐藏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对着编剧说,“女主顺着日记里的银杏线索,找到当年的晓棠阿姨,听她讲完这段未完成的青春,既贴滨江的槐巷背景,又能戳中‘青春遗憾’的共鸣点。”
这段“隐藏线”其实是照搬地球《你好,旧时光》里“余周周寻找妈妈的青春”的叙事逻辑,不用改编,直接嫁接在槐巷的背景里,反而更有地域特色。
陈明拍着大腿:“这个点子绝了!比单纯的校园恋爱有深度,还能把之前收集的槐巷旧物(银杏叶标本、90年代的槐巷照片)都用进去。”
周曼立刻联系李老师,帮忙寻找“晓棠”的下落——没想到三天后,晓棠阿姨真的被找到了,她现在就在滨江开了家花店,店里还摆着当年阿明送她的银杏叶标本。
“当年我以为他是故意不告而别,”晓棠阿姨看着标本,眼里闪着泪光,“后来才知道他是随父母去了国外,临走前在槐树下埋了本日记,可惜我一直没找到。”
这段真实故事被林野拍成了“原型采访”,作为剧本的“灵感素材”。
夏晚晴特意去花店和晓棠阿姨聊天,学她当年的语气、小动作——比如说话时会轻轻摸袖口(当年校服袖口磨毛,她总习惯捋),翻日记时会先吹掉纸页上的灰,这些细节后来都成了角色的“专属符号”。